1、单瘫 多见于大脑中动脉病变如脑出血、脑梗死、脑血管狭窄、脑外伤、脑肿瘤等影响皮质运动区。
2、偏瘫 常见于大脑中动脉分支的豆纹动脉供应区出血或闭塞,脑肿瘤、脑脓肿、脱髓鞘病以及皮质下白质中的胶质瘤等影响内囊部位病变滁偏瘫外还可有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
3、交叉性瘫痪 多为脑干病变,常见于脑干血管病变、炎症、肿瘤、外伤等。
4、截瘫 常见于脊髓感染、肿瘤、外伤、压迫、脱髓鞘改变等。
5、周围神经性瘫痪 常见于肌萎缩性侧柬硬化、单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感染、中毒。血管病变肿瘤及全身性疾病。
6、肌肉病变和神经肌肉接头处病变导致的瘫痪 常见于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周期性麻痹等。
机 理
正常情况下一切有目的的运动都是由大脑皮质运动区通过一系列的传导系统支配肌肉运动来完成的,这种运动叫随意运动。大脑皮质运动区是随意运动的中枢,但对于精确的复杂运动还必须有锥体外系和小脑系统的协调。一般所有运动都是在接受了感觉冲动以后所产生的反应。对于运动功能的障碍,应确定是神经运动系统的病变,还是效应器即肌肉本身的病变;是神经运动系统的锥体系统还是锥体外系统,是锥体系统的上运动神经元还是下运动神经元。本病的重点是上运动神经元还是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1、上运动神经元 运动中枢位于大脑皮质的中央前回及旁中央小叶,在这个区域里,身体骨骼肌运动代表区呈倒置人形分布,头部在下面,下肢在上面。下肢所占的区域较上肢小,手和手指所占的区域特别大。这是因为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和复杂程度有关,此区也称第一运动区。
上运动神经元起自大脑皮质额叶中央前回运动区第五层的大锥体细胞,其轴突组成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即锥体束,通过内囊下行。皮质脊髓束经大脑脚底、桥脑的基底部、延髓的锥体,在锥体的交叉处大部分纤维交叉至对侧的脊髓,形成皮质脊髓侧束下行,终止于脊髓前角。小部分纤维不交叉,在同侧脊髓中直接下行,形成皮质脊髓前束,下行中的各个平面上陆续交叉至对侧脊髓前角。皮质脑干束在脑干各个脑神经运动核的平面上陆续交叉至相应脑神经核,除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仅接受对侧大脑皮质的支配外,其他脑神经运动核均接受双侧大脑皮质的支配。
锥体束与躯体虽然是对侧支配关系,但不管是脑神经运动核还是肢体的随意运动功能,仍然有一小部分锥体束支配同侧肢体。在习惯 上不分左右总是同时运动的肌肉有较多双侧支配,如眼肌、额肌&干肌、颈肌等。因此,一侧锥体束的损害并不引起这些肌肉的瘫痪,仅引起对侧上下肢的瘫痪,且远端较重,因远端比近端的同侧支配纤维更少;脑神经方面只引起对侧舌肌和面肌下部瘫痪。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特点为瘫痪肌肉肌张力增高,微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阳性,瘫痪肌肉健缩。
2、下运动神经元 下运动神经元是指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及其轴突。它接受锥体束、锥体外系、和小脑系统等多方面来的纤维,成为运动系统最终的输出途径。下运动神经元将各方面来的神经冲动组合起来,经前根。周围神经传递至运动终板而引起肌肉收缩。每个运动神经元和它所支配的一组肌纤维合称为个运动单位,是执行运动功能的基本单位。而锥体束、锥体外系统*脑系统则是控制、平衡和协调肌肉活动的中枢神经结构。下运动神经元病变时,其瘫痪的特点为肌张力降低,腥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萎缩,无病理反射。
3、锥体外系统 主要组成成分为纹状体系统、苍白球系统以及黑质。这些结构通过广泛联系对多种运动功能起着综合和调节的作用,包括对伴随随意运动的不自主运动、姿势反射和下运动神经元的反射等。
4、小脑系统 小脑的绒球小结叶及顶核系前庭结构向小脑延伸的部分,是最古老的结构,称原始小脑,是平衡中枢,损害时引起躯干及下肢的共济失调。小脑前叶及后叶的蚓锥。蚓垂称旧小脑,它的主要功能为调节肌张力并维持身体姿势。小脑半球属新小脑,对随意运 动起重要的协调作用,对执行精细动作、随意运动的制动作用及校正作用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