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民众中,不合理用药者占用药者的12%-32%,其中在自购自用非处方药的人群中,不合理用药者高达三成左右。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黑龙江省药学会老年药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宋永熙,总结了几种老年人常见不合理用药行为,同时呼吁大家要充分认识老年人用药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确保老年朋友合理用药、安全用药,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有的老年人患了感冒不看医生,而是随意口服所谓的消炎药。"宋药师表示,单纯的感冒主要是病毒感染,本身具有一定的自限性,抗菌药对其无效,只有当伴有细菌感染时,才可应用抗菌药;同时哪种抗菌药最适合,也需要医师首先对病情作出诊断后开处方。还有的老人听说过了50岁之后,就要常规吃点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病。而目前的研究表明:对于以往无心脑血管疾患的人来说,口服阿司匹林意义不大,只有心梗、脑梗的高风险人群才可以使用。
日常中,还有许多任性的老年人血压高就吃药,血压正常就停药,致使血压犹如"过山车"一样,长期处于波动状态,这对脏器的损伤尤为严重,常常酿成眼底出血等并发症。还有的老人担心长期用药伤及肝肾,所以吃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使药物无法达到预期治疗或预防目的。宋永熙药师指出,药物的不良反应是药物本身的固有属性,每种药物都有不良反应的可能;但不良反应是有一定几率的,并非每个人都会发生。宋药师建议老年人遵医嘱服用药物并定期复查。
此外,许多老年人患病之后,都希望一两天就能把病治好,早点痊愈。因而尽量多吃药,甚至超量服药,以为这样才能把病"压"下去。结果欲速不达,非但没有祛病,反而造成了药物中毒。有时自己中毒了仍不知道,还以为是原来的病加重了,于是继续增加用药剂量,其后果非常严重。宋永熙药师提醒,事实上,老年人对药物的承受能力比青壮年低许多,若服用成年人的常规剂量,更易造成中毒反应。所以,一般老年人的用药剂量应限制在成年人用药量的1/2或3/4。宋药师告诫,吃药治病,特别是医治慢性病要有一个过程,不可操之过急。
宋药师介绍说,许多老年人集数病于一身,往往几种病一起治,一次就要服很多种药,因而经常一小把、一小捧地吃,于是便养成了"撮堆吃药"的习惯。他们以为这几种或十几种药到了肚子里,就会各司其职,"各管各的病"。岂不知,多种药物同时进入胃肠道,可能由于化学反应而生成新的物质。这些新物质容易使吃进去的药物失效,乃至中毒;而且非但没有祛病,还有可能使患者增添新病,或使原有的病情加重。而且,有些药片的颜色一样,大小也差不多。有些老年人为了图方便,喜欢用纸包药,但在纸面上却不写是什么药名。老年人容易健忘,开始服药时还记得,不久便忘在脑后了。凭印象服药,常常吃错了药。而有的老年人用完的药瓶,舍不得丢掉,便用空药瓶装进另一种药,时间久了,还按照药瓶上原有的标签用药,结果"张冠李戴",服错了药。
值得注意的是,临床实践证实,许多药物都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有过敏体质的人出现过敏反应的几率较正常人更高,尤其要警惕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严重的过敏反应。宋永熙药师提醒,凡是有过敏体质的人,无论用什么药,都不可盲目地自行用药,还是到医院或药店请教专家为好。为防止药物中毒,老年人日常一定要妥善保管好药物,同时还要保存好药品说明书;必须按药品说明书用药,不可滥用或误用;老年人需按规定减量用药;特别是有多种疾病共存或属于过敏体质的老年人用药时,需要多加小心或谨遵医嘱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