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铁力市医共体成立前,区域内医疗机构独自经营,各自为战,主要表现为百姓就医依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就医习惯选择就诊医院,大医院人满为患;乡镇卫生院医疗人才青黄不接,综合服务趋于下滑态势;村卫生所普遍存在药品不全、经营过期药品的情况;百姓看病成本高,就医无序等。”黑龙江省铁力市副市长胡国锋说。另外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东三省深受老龄化重压,而铁力市总人口30万人,60周岁以上人口约6万人,占比20%。老年人对急救急诊需求、慢性疾病全程管理需求、养老需求更高更迫切。
针对独特的人口结构状况,铁力市医共体以“整合式管理个性化措施”双轮驱动,实现了从“以医疗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向“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转变。
铁力市于2018年5月启动医共体建设,2019年8月成立医共体党委,实行党委领导下、监事会监督的理事会负责制。发展至今,铁力市成功构筑起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通过整合医疗资源和制度的不断完善,形成了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管理共同体,提升了乡镇卫生院的诊疗能力和服务质量。
因人而异,因势利导,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
医共体内各乡镇单位根据当地医疗服务地点、服务人群和服务承载力等特点,赋予不同职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比如,桃山镇和双丰镇卫生院人口覆盖面积大、距市区较远、诊疗职能相对完善,医共体确定其发展方向以诊疗职能为主(重点建设老龄化发病为主的内科诊疗),配合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发展。其它三乡卫生院距市区较近,交通便利、人员较少,确定发展方向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诊疗为辅,利用闲置病房拓展医养结合业务。
而“下午医院”和“名医下沉”制度,促成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乡镇。医共体中心医院由于辖区人口有限,加之当地医疗卫生机构较多,一般到下午患者量会明显减少。根据这一特点,有序组织医院各科专家,到医疗职能相对完善的双丰镇和桃山镇卫生院,开展问诊、查房和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
为了服务老龄化社会,铁力市医共体通过整体规划布局,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医老、护老、养老、终老一体化医养结合服务体系。2018年1月,铁力市医共体爱心养护中心投入使用,标志着铁力市公立性质的医养结合养老事业的开启。
统一管理,统一投资,让百姓享受高效、便捷、安全的医疗
医共体设立六大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分别是医疗质量、信息化、药品、医保、人事和财务六大管理中心,确保医共体建设有序推进。
医共体成立六个诊疗支持中心(检验、影像、病理诊断、远程心电和两个消毒中心),同时服务于中心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实现了同城检查结果互认、心电和放射线远程会诊和中心供应室统一消毒管理。
医共体统一标准,制定分级诊疗路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并让基层群众以卫生院的收费标准享受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为鼓励一般常见病留在乡镇卫生院诊治,医共体各乡镇卫生院全部实行就医费用部分减免政策,在乡镇卫生院就医诊疗的核销比例在90%,高于在市医院的诊治核销比例20%。
医共体设立中心药房,织牢基层用药安全网。为解决乡镇成员医院和村卫生室药品种类少、群众用药选择性小、药品使用流转慢存在过期风险等问题,铁力市医共体实行了中心药房式管理的管理模式,在成员医院设立中心药房,由中心医院统一购入药品、统一配送、统一效期管理,根据乡镇卫生院药品销售情况,临期药品由中心医院根据各成员医院使用情况进行统一调配。
应对人口老龄化,开展重大疾病早筛早诊多方合作,打造县域健康生态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及其衍生的医疗需求,铁力市在政府主导和各医疗机构积极参与下,还注重吸收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力量,推动医共体建设步伐的加快。据了解,铁力市与阿斯利康等多方在重大疾病防治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助力县域医疗生态圈发展。一方面,铁力市通过合作,提升了心血管、呼吸相关疾病县内就诊率,让肿瘤这类大病救治不出县,例如建设疾病全程管理方案,涵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疑难杂症及呼吸危重症的全程一体化诊疗等。另一方面提升重大疾病早期干预,如开展双肺筛查(慢阻肺、肺癌)、前列腺癌筛查和“三高”筛查等项目,增加患者筛查普及率,做到及早实施干预。最后是助力基层人才培养,例如,通过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指导、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办、阿斯利康中国支持的“全国优质医疗卫生服务促进项目”——星光计划,对接省内一流三甲医院等手段,开展重点专科强化合作,加强骨干医生技术培训,提升乡医、村医等医疗水平。
胡国峰说,铁力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在形成了服务、责任、利益和管理四个共同体的基石上,最终实现了多方共赢:政府提高全县卫生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提升百姓的就诊体验,解决民生问题,造福患者;患者可以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精准诊断与优质的治疗方案;医院实现医疗水平提升,人才培养强化,逐步形成了品牌效应,促进分级诊疗的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