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中风之通剂-小续命汤 +夏季散寒第一方-小续命汤 + 小续命汤应用体会+ 大小续命汤中风方二首+主治气虚血瘀之中风+中风论治
小续命汤(子金)桂附芎。麻黄参芍杏防风。黄芩防己兼甘草。风中诸经以此通。(通治六经中风。邪不遂。语言謇滞。及刚柔二痉。亦治厥阴风泻。防风一钱一分。桂枝麻黄人参酒芍杏仁川芎黄芩防己甘草各八分。附子四分。姜枣煎服。)陈修园曰。天地之噫气为风。和风则生长万物。疾风则摧折万物。风之伤人者。皆带严寒肃杀之气。故此方桂芍姜草。即伤寒论之桂枝汤。麻杏甘草。即伤寒论之麻黄汤。二方合用。立法周到。然风动则火升。故用黄芩以降火。风胜则液伤。故用人参以生液。血行风自灭。故用芎芍以行血。防风驱周身之风。为拨乱返正之要药。附子补肾命之根。为胜邪固本之灵丹。防己纹如车辐。有升转循环之用。以通大经小络。药品虽多。而丝丝入扣。孙真人询仲景下之一人也。
方 义:
此六经中风之通剂也。吴鹤皋曰:「麻黄、杏仁,麻黄汤也,治太阳伤寒;桂枝、芍药,桂枝汤也,治太阳中风;此中风寒,有表证者所必用也。人参、甘草补气;川芎、芍药补血;此中风寒,气血虚者所必用也。风淫故主以防风。湿淫佐以防己。寒淫佐以附子。热淫佐以黄芩。病来杂扰,故药亦兼该也。
变化方:易老六经加减法:
(1)本方倍麻黄、杏仁、防风,名麻黄续命汤,治太阳中风,无汗恶寒。
(2)本方倍桂枝、芍药、杏仁,名桂枝续命汤,治太阳中风,有汗恶风。
(3)本方去附子,加石膏、知母,名白虎续命汤,治阳明中风,无汗身热,不恶寒。
(4)本方加葛根,倍桂枝、黄芩,名葛根续命汤,治阳明中风,身热有汗,不恶风。
(5)本方倍附子,加干姜、甘草,名附子续命汤,治太阴中风,无汗身凉。
(6)本方倍桂、附、甘草,名桂附续命汤,治少阴中风,有汗无热。
(7)本方加羌活、连翘,名羌活连翘续命汤,治中风六经混淆,系之于少阳厥阴,或肢节挛急,或麻木不仁。
(8)本方去防风、防己、附子、白芍,加当归、石膏,即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不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能转侧。
(9)录验方去人参,加干姜、黄芩、荆沥,即千金大续命汤,通治五脏偏枯贼风。
煎服法:每服三钱,加姜、枣煎。
方剂分量 参考《备急千金药方》
麻黄 桂心 甘草(各二两) 生姜(五两) 人参 川芎 白术(前方用杏仁) 附子 防己 芍药 黄芩(各一两) 防风(一两半)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世人治疗面瘫多以牵正饮加减为法,之所以见效慢,不思因果故也。邪气为因,病为果。风寒邪气为因,口眼歪斜为果。
小续命汤治疗面瘫之所以奏效快,就因为针对面瘫是外感风寒引起。方中以麻黄汤防风疏散风邪、发汗解表,以人参白术白芍川芎附子补虚扶正。
个人认为小续命汤治疗面瘫,当以发病在一周内为佳。超过十天,还是牵正饮加味如活络化痰诸品为佳。
夏季散寒第一方-小续命汤
别名 小续命汤
处方来源
《千金》卷八(注文)引《小品方》。
药物组成
麻黄1两,防己1两,人参1两,黄芩1两,桂心1两,甘草1两,芍药1两,芎?1两,杏仁1两,附子1枚,防风1两半,生姜5两。
加减
恍惚者,加茯神、远志;如骨节烦疼,本有热者,去附子,倍芍药。
功效
扶正祛风。
主治
正气内虚,风邪外袭。中风卒起,不省人事,神气溃乱,半身不遂,筋急拘挛,口眼喎斜,语言謇涩,牙关紧闭,厥冷;或顽痹不仁,风湿腰痛。卒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忽忽,神情闷乱。中风不省人事,涎鸣,反张,失音,厥冷。八风五痹,痿厥。产后中风。风湿腰痛;痰火并多,六经中风,及刚柔二痉。
用法用量
以水1斗2升,先煮麻黄3沸,去沫,纳诸药,煮取3升,分3服,良;不愈,更合3-4剂,必佳。取汗随人风轻重虚实也。诸风服之皆验,不令人虚。
用药禁忌
临床应用
1.历节风:一妇人自汗盗汗,发热晡热,体倦少食,月经不调,吐痰甚多,二年矣。遍身作痛,天阴风雨益甚。用小续命汤而痛止,用补中益气、加味归脾二汤;三十余剂而愈。
2.中风:罗氏,男,年甫半百,贼风入中经腧,营卫痹塞不行,陡然跌仆成中,舌强不语,神识似明似昧,嗜卧不醒,右手足不用,脉象尺部沉细,寸关弦紧而滑,苔白腻。急拟小续命汤加减:净麻黄四分,熟附片一钱,川桂枝八分,生甘草六分,全当归三钱,川芎八分,姜半夏三钱,光杏仁三钱,生姜汁(冲服)一钱,淡竹沥(冲服)一两。两剂后神识稍清,嗜睡渐减,舌强不能语,右手足不用,脉息尺部沉细,寸关弦紧稍和,苔薄腻。再拟维阳气以祛风邪,涤痰浊而通络道。
药理作用 此六经中风之通剂也。吴鹤皋曰:「麻黄、杏仁,麻黄汤也,治太阳伤寒;桂枝、芍药,桂枝汤也,治太阳中风;此中风寒,有表证者所必用也。人参、甘草补气;川芎、芍药补血;此中风寒,气血虚者所必用也。风淫故主以防风。湿淫佐以防己。寒淫佐以附子。热淫佐以黄芩。病来杂扰,故药亦兼该也。
各家论述
1.《千金方衍义》:小续命汤虽本古方,而麻黄、桂枝两方皆在其中。以其本虚,必加人参驾驭麻、桂,发越在表之邪,又需附子直入少阴,搜逐在里之邪,不使外内交攻,正气立断,续命之名,信乎不虚。其余川芎、黄芩、防风、防己,不过为麻黄之使,以祛标热耳。方治卒中风欲死,病死于暴,故用麻黄必兼杏仁开发肺气之逆满,殊不可缺。
2.《医方考》:麻黄、杏仁,麻黄汤也,仲景以之治太阳证之伤寒;桂枝、芍药,桂枝汤也,仲景以之治太阳证之中风。中风而有头疼、身热、脊强者,皆在所必用也。人参、甘草,四君子之二也,《局方》用之以补气;芍药、川芎,四物汤之二也,《局方》用之以养血。中风而有气虚、血虚者,皆在所必用也。风淫未疾,故佐以防风;湿淫腹疾,故佐以防己;阴淫寒疾,故佐以附子;阳淫热疾,故佐以黄芩。盖病不单来,杂揉而至,故其用药,亦兼该也。
3.《成方便读》:方中用麻黄、桂枝、防风、防己大队入太阳之经祛风逐湿者,以开其表;邪壅于外,则里气不宣,里既不宣,则郁而为热,故以杏仁利之,黄芩清之;而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以人参、甘草,益气而调中;白芍、川芎,护营而和血;用附子者,既可助补药之力,又能济麻黄以行表也;姜、枣为引者,亦假之以和营卫耳。
备注
有人脚弱,服此方至六七剂得愈;有风疹家,天阴即变,辄合服之,可以防瘖。
《古今录验》续命汤 验案
半身不遂:左侧或右侧上下肢瘫痪,不能随意运动的症状,常伴有瘫痪侧面部口眼喎斜,日久则有患肢枯瘦,麻木不仁之表现,多为中风后遗症。
“半身不遂”,《内经》称为“偏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记载:“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
半身不遂案
1、孙××,男,44岁。患者一月前某日早晨起床时,突然发生右半身不遂,并伴有失语,自汗,遗尿。立即送医院抢救,病情稳定后,仍有半身不遂,失语,遂特邀中医治疗。舌质暗,苔白滑,脉弦涩。辨证中风不语,半身不遂。方用本方治疗:麻黄、桂枝、党参、甘草、干姜、生石膏、当归各9克,川芎4.5克、杏仁4.5克。水煎服分二次。三剂。
二诊:服上药后,上下肢稍能活动,下肢好转更著;能发单字音,唇音多于舌音。脉舌同上。继用上方,再服三剂。
三诊:又服上方三剂后,已能开始下地试走,发音也较前好转,能发三到四个字的连续音,脉弦而不涩。继用上方,再服六剂。
四诊:服上方六剂后,经别人搀扶可步行300至500米,上肢能自动屈伸肘活动。但仍感无力,发音较前清晰有力,遂改方调养。(《古方今用》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
2、病某,年70多岁。素用肩背不适,上臂痛,某日右肩发硬去按摩,突然发现半身不遂和语言障碍,经医治4-5天无变化。右脉洪大。给予续命汤4-5天。半身不遂和语言障碍皆减轻,十天后可扶拐步行。
3、病某,64岁,男性。高血压已多年,半年前卒中一次,经住院治疗而好转,四日前出院,左半身肢体麻痹,自觉头重脚轻,腹胀,腰痛,体壮面赤,腹部膨隆,心窝部有抵抗感,血压210/95毫米汞柱。给予续命汤3剂后,左侧肢体活动好转,10天后,能作一般活动。一月后,可乘车外出,引起友人惊讶!
(以上二例引自《古方今鉴》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附原文:
《古今录验》续命汤p;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姚云与大续命同,并治妇人产后去血者及老人小儿)
麻黄桂枝 当归 人参
石膏 干姜 甘草各三两 穹穷一两 杏仁四十枚
右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p;
文献参考:
1、风痱之病,《楼英纲目》认为:“以其手足废而不收,或名痱,或偏废,或全废,皆曰痱也。知是痱,即中风之谓。”我认为不然,风痱乃全身废而不用,全身瘫痪,不知痛痒,多因房后淋浴,浴后风邪乘虚而入于全身肌腠所致。如《素问?热论》曰:“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此证神志清楚,言语流利,饮食、大小便正常,多年不愈者,亦有之。
中风乃卒中偏瘫,言语蹇涩,初起不识人,口眼(歪)斜,以半身不遂为主证。病位在元神之府(脑)。因此,二者不可混淆。(《金匮要略指难》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p;
2、《外台》第十四卷风痱门,载有古今录验续命汤,主治及药味均与此方同,惟冒昧有“不知人”三文。麻黄用三两,川芎用一两,杏仁用四十枚,余各二两;方后,浮肿作洪肿;并云:“范汪方,主病及用水升数煮取多少并同,汪云是仲景方,本欠两味。”考范汪是东晋人,去汉未远,其言当有所据,可知此方系仲景方,为《金匮》所阙遗,故宋?孙奇、林亿等校订时,补入篇末。
方证对应有助于发掘运用高效经方,如《金匮要赂》“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的古今录验续命汤,后世罕有用之者。江老尝叹曰:是临床确无此证乎?非也。他初学医时,曾治唐某,男,年五旬,体丰。一日,忽然四肢瘫痪,但神志清楚。江老业师陈鼎三先生曰:“此《金匮》风痱证也,宜用古今录验续命扬。”投原方一剂,次日顿愈。江老亦曾用本方治愈过不少风痱。如—例风痱危证(“急性脊髓炎”、“上行性麻痹”)患者雷某,男,18岁。突然手足麻木,不完全性瘫痪,同时出现严重的阵发性呼吸、吞咽困难,有气息将停之象,时而瞳孔反射消失,昏昏似睡,呼之不应。入院七天各科全力抢救,皆以为不可治矣,乃邀江老会诊,亦投以本方配合针刺。仅服药一剂,次日危象顿除,连服四剂,诸症渐愈。我近年亦曾用本方迅速治愈过二例“急性脊髓炎”。有—位西医惊讶本方之灵验,遂依样画葫芦,移治十余例“多发性神经炎”,亦奏速效。江老曾再三强调:本方药味平淡,但组合离奇,颇难诠解,更难按辨证论治选用。陈鼎三、江尔逊前辈之能独具慧眼,发掘运用这一埋没多年的救治疑难症的高效经方,得力于他们熟悉经文和方证对应的使用原则.
这个方的治验是不多,从这几个病案来看,《内经》所说的“智乱不甚”应是使用本方的一个辨证要点。如此可知其病当未深入脏腑,但在经络。
续命汤(金匮名古今录验续命汤)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麻黄 桂枝(千金。局方。俱作桂心) 当归 人参 石膏 干姜甘草(炙。各三钱) 芎 (一钱) 杏仁(三十枚。千金。作白术)
上九味。水煎。温服。当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
千金续命汤无人参。有防风、黄芩、芍药。 续命风引汤。多防己、防风、独活、附子。治中风癫眩不知人。狂言舌肿出。千金根据源续命汤。多白术、茯苓、大枣为十二味。
小续命汤(千金) 治中风外显六经形证。
续命汤去石膏。加芍药、防风、黄芩各一钱四分。防己一钱。熟附子七分。生姜五片。大枣一枚。(崔氏。外台。不用防己大枣)
无汗恶寒。倍麻黄、杏仁。有汗恶风。倍桂枝、芍药。无汗身热不恶寒。去附子倍甘草加石膏、知母。有汗身热不恶风。倍桂枝、黄芩加葛根。无汗身凉脉沉细。倍附子加干姜。有汗无热畏寒脉沉。倍桂枝、附子、甘草。肢节挛痛。麻木不仁。脉缓。加羌活、连翘。(上易老加减法)
张景岳曰。按历代相传。治中风之方。皆以续命等汤为主。考其所自。则始于金匮要略。附方中有古今录验续命汤。然此必宋时校正之所增。而非仲景本方也。此自隋唐以来。则孙氏千金方。乃有小续命、大续命、西州续命、排风等汤。故后世宗之。无不以此为中风主治矣。夫续命汤以麻黄为君。而与姜、桂并用。本发散外邪之方。至小续命、大续命、西州续命等汤。则复加黄芩以兼桂、附。虽曰相制。而水火冰炭。道本不同。即有神妙。终非余之心服者。其他无论。独怪乎河间东垣丹溪三子者。既于中风门。皆言此病非风矣。何于本门并首列小续命汤。而附以加减之法。又何前后之言不相应耶。
千金大续命汤 治中风肥盛。多痰多渴。肢体不遂。
续命汤去人参。加黄芩、荆沥(一作竹沥)
西州续命汤(千金)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识人。拘急不能转侧。
大续命汤去荆沥。
千金八风续命汤 治卒中半身不遂。手足拘急。
续命汤去麻黄、芎 加独活、黄芩。水煎。温服覆汗。不得汗。倍麻黄。
千金排风汤 治中风肢体烦疼。皮肤不仁。
小续命汤应用体会
小续命汤是古人治疗中风从外风立论的代表方,汪昂《医方集解》祛风之剂首列此方,称其为“六经中风通剂”。在唐宋以前是治疗中风病的常用方剂,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由于内风立论的出现,如刘完素的“火热论”、李东垣的“气虚论”、朱丹溪的“湿痰论”,中风的论治从此改观,小续命汤的使用便受到冷落,尤其是近代小续命汤几乎被弃用。在诊治1例多发性硬化患者及1例头痛、耳鸣患者的过程中运用该方加味,效如桴鼓,因此对该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处方来源
《千金》卷八(注文)引《小品方》。
药物组成
麻黄1两,防己1两,人参1两,黄芩1两,桂心1两,甘草1两,芍药1两,芎?1两,杏仁1两,附子1枚,防风1两半,生姜5两。
加减
恍惚者,加茯神、远志;如骨节烦疼,本有热者,去附子,倍芍药。
功效
扶正祛风。 除解表散寒外,还能深入经脉驱逐风、寒、湿、痰邪,疏畅经络,宣通表里,通腑开结,调畅气机,疏通血气,涤荡瘀滞,起到温阳、活血、化瘀、通脉
主治
正气内虚,风邪外袭。厥冷;或顽痹不仁,风湿腰痛。八风五痹,痿厥。产后中风。风湿腰痛;痰火并多,六经中风,及刚柔二痉。
1 典型病例
案例1:患者,女,70岁,2010年10月8日就诊。以“头痛、视物模糊、双下肢麻木、乏力4年”为主诉,诉4年前冬天可能因劳累感受风寒,出现“感冒”伴头痛、头重,经治疗好转,但头痛无明显改善。头痛以右眼眶周围至头顶如披荆棘,全头如有人用劲扯拔头发,遇冷风或时有深夜时加重,发作时如帽紧缚或如刀劈,自觉头在缩小,惊恐不已,后出现视物模糊,复视,虽行平地却如走下台阶。给予中西药物治疗(西比灵、镇脑宁等)症状无改善,至当地医院检查血尿粪常规、生化全套、心电图、B超等均正常,行鼻咽镜检查未发现异常,颅脑MRI提示:脑白质、胼胝体处脱髓鞘病变。诊断为多发性硬化。予以激素及甘露醇等对症处理,症状好转,曾于3年前有大约2个月的缓解期,当时除偶有轻微头痛外,其余症状消失,亦停用激素。后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予以激素及甘露醇等对症处理,此后症状反复,停激素后复发,且先后出现尿频、尿急,尤以夜尿频多(起夜3~6次),腰痛及双下肢麻木,全身乏力。于是用小剂量激素加芬必得、正天丸、维生素B12或银杏叶片等维持至今。现除以上症状外,自觉右侧面部皮肤增厚变粗糙,伴有虫行感。
查体:神志清楚,黄胖体质,精神差,对答切题,步态不稳,右眼裂稍小于左眼,额纹存在,伸舌居中无偏斜。神经系统检查:垂直复视,右眼外展稍受限,双下肢浅感觉减弱,双下肢肌力Ⅳ级,右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及腱反射稍亢,巴氏征(-)。视力左4.8,右4.6,余无特殊。西医诊断:多发性硬化。
中医证候:神疲,少气懒言,四肢不温,面色黯黄,黄胖体质,舌质黯淡,苔薄白润,脉弦细。
中医诊断:中风。根据六经辨证乃太阳、少阳、少阴合病;证属肾阳虚损,阴寒内盛。
治则:辛温发散以祛风通络,益气活血以温阳扶正。
予小续命汤加味:炙麻黄6 g,制附子20 g,细辛6 g,党参15 g,黄芩6 g,桂枝10 g,白芍12 g,杏仁10 g,防风10 g,生姜10 g,甘草6 g,黄芪20 g,葛根20 g,柴胡12 g,法半夏10 g,大枣20 g。水煎服,每日1剂。
服药3剂后,自感头痛已愈十之八九,自行停激素及其他药物,因外出可能感风寒,出现恶心欲吐,自服红糖生姜汤一碗,遍身微汗后觉精神爽快,无其他不适。嘱甘草、柴胡、大枣的量减半,继续服药。服药4剂后,出现口唇起水泡,不痛,偶有干咳,无口干、咽痛、口渴、欲饮冷等热象,精神、睡眠、饮食均佳,dabian正常,考虑为阳药入阴引起的排病反应[1],嘱继续服药。服6剂药后,除尿频外诸症释除,口唇水泡也消失。嘱其隔日服药1次,继服3剂以巩固疗效,并嘱自服右归丸或参茸卫生丸调理月余,尿频症状缓解。随访1年,无复发。
案例2:患者,女,55岁,2011年5月18日就诊。诉2年前春天,因“感冒”出现畏寒、流涕、咳嗽,伴头痛、头重,经治疗好转,头痛也有所改善,随后出现耳鸣,在当地医院予复方丹参、西比灵、尼莫地平等治疗,无明显效果,每遇劳累后症状加重,近半年来出现听力下降。至当地医院检查血尿粪常规、生化全套、心电图、B超等均正常,颅脑CT提示:未见异常。
查体:神志清楚,精神差,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西医诊断:血管性头痛,神经性耳鸣。中医证候:神疲,面色黯黄,四肢不温,偏瘦,舌质黯淡,苔薄白润,脉浮紧。中医诊断:头痛,耳鸣;证属脾肾阳虚,瘀阻耳窍。
治则:辛温发散以祛风通络,益气温阳兼顾扶正。予小续命汤加味:炙麻黄6 g,制附子20 g,细辛6 g,党参15 g,黄芩6 g,桂枝10 g,白芍12 g,杏仁10 g,防风10 g,川芎10 g,生姜10 g,甘草6 g,黄芪20 g,葛根20 g,柴胡6 g,法半夏12 g,大枣20 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3剂后,自感头痛、耳鸣减轻。效不更方,继服7剂,诸证尽除。随访半年,无复发。
2 讨论
在诊治该例多发性硬化的患者时,因其头痛、复视症状特别突出,运用六经辨证,参考《舒驰远伤寒集注》对头痛的诊治,拟用麻黄汤开门逐寇,桂枝加附子汤调和营卫、温经复阳、固表止汗以防麻黄汤发汗太过,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祛邪护正、畅通枢机时,发现三方组合后竟与小续命汤相似,遂在小续命汤的基础上加味。因考虑患者病情日久,予以细辛破陈寒、黄芪补气,竟又如加入麻黄附子细辛汤及黄芪桂枝五物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与少阴中寒引起的头痛相对应,黄芪桂枝五物汤更适合气虚血痹中老年人使用。方中麻黄、防风、杏仁、生姜辛温散寒祛除外风;党参、附子、桂枝、甘草益气助阳;加葛根解肌生津、升阳以助麻黄解表;加黄芪补气,助党参扶正固本;黄芩清上焦之热,助半夏、柴胡和解少阳。全方寒热并用,攻邪而不伤正,补虚而不留邪,乃攻补兼施之法。小续命汤中麻、桂辛温发表,姜、附温里,今日临床绝无疑义。后人以为古人用它治中风,只是外去风寒的意图,才会有外风、内风的争论。笔者以为本方意图远不止这些,正如《神农本草经》谓麻黄“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坚积聚”,附子“破?坚积聚,血瘕,寒湿痿?,拘挛膝痛,不能行步”;《本经疏证》:“凡药须究其体用,桂枝能利关节,温经通脉,此其体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味厚则泄,气厚则发热,辛以散结,甘可补虚。’故能调和腠理,下气散逆,止痛除烦,此其用也。其用之之道有六:曰和营,曰通阳,曰利水,曰下气,曰行瘀,曰补中。”《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云:“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刘河间在阐述玄府郁闭的治疗时说:“盖辛热之药能开发郁结,使气液宣通,流湿润燥,气和而已。”
可见,小续命汤的作用除解表散寒外,还能深入经脉驱逐风、寒、湿、痰邪,疏畅经络,宣通表里,通腑开结,调畅气机,疏通血气,涤荡瘀滞,起到温阳、活血、化瘀、通脉作用,同时并不会引起明显的热象。因此,只要是素体阳气不足、脾肾阳虚损,复受风、寒、湿邪导致的脏腑功能失调、邪正相搏、正虚邪恋、气机枢机不利、痰浊瘀阻等证候,均可在小续命汤基础上随证加减,不必拘于后世“内风”、“外风”、“真中”、“类中”之争,总以临床见证为依据。
小续命汤加味可以拆解成小续命汤和小柴胡汤。现代药理实验表明:小续命汤有改善脑部血液供应、降低脂质过氧化的活性,阻止细胞外钙离子内流,以控制、减轻脑水肿,对缺血的脑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小柴胡汤可解热、抗炎;抗自由基氧化,减轻自由基损伤而发挥抗衰老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血压,镇静及对中枢神经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可能有激活作用[2]。小续命汤加味还隐含有黄芪桂枝五物汤、葛根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现代药理实验表明,黄芪桂枝五物汤有抗炎、镇痛、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活血化瘀、增强免疫、促进细胞代谢等作用;葛根汤有抗炎、抗疲劳、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抗血栓、抑制血小板凝聚、镇痛等作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有使心脏兴奋、心率加快、传导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及镇痛、抗炎、抗变态反应等作用[3]。
因此,将小续命汤加味应用拓展到脑血管疾病及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的治疗领域,值得做进一步的理论及实践上的探索与研究。
大小续命汤中风方二首
发表者:薛一涛 4981人已访问
外台秘要 卷第十八
唐侍郎大续命汤,主手足挛急及不随,此方疗苦脚气上,又中风四肢壮热如火挛急,或纵不随,气冲胸中方
当归(二两) 川芎 (一两) 桂心(一两) 麻黄(二两去节)芍药(一两) 石膏(一两)生姜(三两) 人参(一两) 防风(二两) 黄芩(一两)杏仁(四十枚) 甘草(一两炙)
上十二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四服。忌海藻菘菜生葱等。
又小续命汤,疗中毒风,口不能言,咽中如塞,或缓或急,身体不自收,冒昧不知痛处,拘急不得转侧方。
麻黄(三两去节) 甘草(一两炙)桂心(一两) 石膏(二两)川芎(二两) 干姜(二分)黄芩(一两) 当归(二分)杏仁(二十枚)
上九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一升,去滓,分二服,薄取汁,莫见风,不瘥复作,禁如药法,并疗久失声,上气呕逆,面目肿,皆愈。服汤已,多体虚,宜兼补,忌海藻菘菜生葱等
小续命汤
方 名:小续命汤(袪风之剂)
总 结:六经中风通剂
组 成:麻黄、桂枝、防风、防己、杏仁、黄芩、人参、甘草、大枣、川芎、白芍、大附子、生姜
主 治:1.治中风不省人事,神气溃乱,半身不遂,筋急拘挛,口眼喎邪,语言蹇涩。
2.风湿腰痛,痰火并多。
3.六经中风,及刚柔二痉。
加 减:
(1)筋急语迟脉弦者,倍人参,加薏仁、当归。
(2)去芍药,以避中寒。
(3)烦躁不大便,去桂、附,倍芍药,加竹沥。
(4)日久不大便,胸中不快,加大黄、枳壳。
(5)脏寒下利,去黄己、黄芩,倍附子,加白术。
(6)呕逆加半夏。
(7)语言蹇涩,手足战掉,加石菖蒲、竹沥。
(8)身痛发搐,加羌活。
(9)口渴加麦冬、花粉。
(10)烦渴多惊,加犀角、羚羊角。
(11)汗多去麻黄、杏仁,加白术。(12)舌燥去桂、附,加石膏。
方 义:此六经中风之通剂也。吴鹤皋曰:「麻黄、杏仁,麻黄汤也,治太阳伤寒;桂枝、芍药,桂枝汤也,治太阳中风;此中风寒,有表证者所必用也。人参、甘草补气;川芎、芍药补血;此中风寒,气血虚者所必用也。风淫故主以防风。湿淫佐以防己。寒淫佐以附子。热淫佐以黄芩。病来杂扰,故药亦兼该也。
变化方:六经加减法:
(1)本方倍麻黄、杏仁、防风,名麻黄续命汤,治太阳中风,无汗恶寒。
(2)本方倍桂枝、芍药、杏仁,名桂枝续命汤,治太阳中风,有汗恶风。
(3)本方去附子,加石膏、知母,名白虎续命汤,治阳明中风,无汗身热,不恶寒。
(4)本方加葛根,倍桂枝、黄芩,名葛根续命汤,治阳明中风,身热有汗,不恶风。
(5)本方倍附子,加干姜、甘草,名附子续命汤,治太阴中风,无汗身凉。
(6)本方倍桂、附、甘草,名桂附续命汤,治少阴中风,有汗无热。
(7)本方加羌活、连翘,名羌活连翘续命汤,治中风六经混淆,系之于少阳厥阴,或肢节挛急,或麻木不仁。
(8)本方去防风、防己、附子、白芍,加当归、石膏,即古今录验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不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能转侧。
(9)录验方去人参,加干姜、黄芩、荆沥,即千金大续命汤,通治五脏偏枯贼风。
煎服法:每服三钱,加姜、枣煎。
方剂分量 参考《备急千金药方》
麻黄 桂心 甘草(各二两) 生姜(五两)人参 川芎 白术(前方用杏仁) 附子 防己 芍药 黄芩(各一两) 防风(一两半)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善治中风的大小续命汤
善治中风的大小续命汤
孙思邈“续命煮散”
组成:
麻黄 川芎 独活 防已 甘草 杏仁 各90克
紫油桂(不可用普通肉桂代替) 生附子 茯苓 升麻 辽细辛 高丽参 防风 各60克
透明生石膏150克 生白术120克
上药一并捣粗末,混匀备用。
用法:
每次4克,绢包(细密之白布亦可),加水800毫升,文火煮至400毫升,分作4次饮,3小时1次,重症24小时用28克,不可间断。连饮7-10日。
加减法:
1、口眼歪斜。加清全蝎90克,大蜈蚣100条,僵蚕90克。
2、失语。加麝香0.3克/日,另冲服。
主治:
1、中风急重症
2、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出现中风先兆者
3、风痱(原因不明之瘫痪)
说明:
1、此方为大小续命汤类方,为唐代孙思邈自拟自治方,孙真人方后注云:“吾尝中风,言语蹇涩,四肢痑曳,处此方,日服四,十日十夜服之不绝,得愈。”为治疗中风的常用方,没有任何副作用。
2、方中生附子所占比例极小,绝无中毒之虞!方用绢包,意在但取火气。
3、方中有大量生石膏反佐,对高血压无碍。
主治气虚血瘀之中风
补阳还五汤是一剂活血祛瘀的方药,补气活血通络。主治气虚血瘀之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止,舌暗淡,苔白,脉缓。
目录
1基本信息
2方解
3运用
4实验研究
5使用注意
注意事项
方歌
6临床运用
7其他中药方剂
1基本信息编辑
方源: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卷下·瘫痿论》。
组成:黄芪生,四两[120g]; 当归尾 二钱[6g]; 赤芍 一钱半[5g]; 地龙 一钱[3g];川芎 一钱[3g]; 红花 一钱[3g]; 桃仁 一钱[3g]。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及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淡,苔白,脉缓。
2方解编辑
君药---生黄芪:重用,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
臣药---当归尾∶长于活血,兼能养血,因而有化瘀而不伤血之妙。
佐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助当归尾活血祛瘀; 地龙∶通经活络。
配伍特点---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气旺则血行,活血而又不伤正,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下卷·半身不遂论叙·半身不遂本源》 :“夫元气藏于气管之内,分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人行坐动转,全仗元气。” “若亏五成剩五成,每半身只剩二成半,此时虽未病半身不遂,已有气亏之症,因不疼不痒,人自不觉。若元气一亏,经络自然空虚,有空虚之隙,难免其气向一边归并,如右半身二成半,归并于左,则右半身无气;左半身二成半,归并于右,则左半身无气。无气则不能动,不能动,名曰半身不遂。”
王清任认为:人体的阳气,原本左右各五成。一个人失去五成元气后,就会患半身不遂。这个方子,重用黄芪,能使亏空的五成元气恢复回来。元气又叫阳气,所以叫“补阳还五汤”。
本方所治证候,半身不遂,系由气虚血瘀所致。半身不遂中医辩证为中风。肝主风又主藏血,喜畅达而行疏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气为血之帅,本证中风半身不遂,一属元气不足则邪气中之,二属肝血瘀滞经络不畅,气虚血瘀发为半身不遂。治宜补气活血为法。元气虚,故方用黄芪120克补益元气为主;血瘀属肝,治风先治血,故配伍当归尾、川芎、桃仁、赤芍、红花入肝,行瘀活血,疏肝祛风;加入地龙活血而通经络。共成补气活血通络之剂。
3运用编辑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著《医林改错》一书。由黄芪、赤芍、川芎、当归、地龙、桃仁、红花七药组成。方中重用黄芪补气,与活血化瘀药配伍,功在益气活血,主治气虚血瘀之中风。笔者根据其益气活血通络功效,广泛用于临床难治之症,常获良效。
1.本方是体现王清任所创气虚血瘀理论的代表方剂。常用于中风后的治疗。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苔白脉缓或脉细无力为证治要点。
2.常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瘫、截瘫,或上肢或下肢痿软属气虚血瘀者。
加减:
初得半身不遂,依本方加防风3克,服四五剂后去之;如已病三两个月,前医遵古方用寒凉药过多,加附子12~15克;如用散风药过多,加党参10~15克。
按语:
本方治疗气虚血瘀所致半身不逐所致半身不遂的方剂,黄芪四两补气主药,以补为主,补活结合,有扶正祛邪之功,凡属由气虚为导致血瘀发为半身不遂者,用本方较为贴切。如属血瘀实证,本方不宜使用。
4实验研究编辑
(1)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中风患者血液处于"粘、浓、凝、聚"的倾向,运用本方后,能增加血小板内环磷酸腺甙的含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抑制和溶解血栓,以改善微循环,促进侧枝循环。[《浙江中医杂志》1986(3)∶110]
(2)对心、脑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
1.补阳还五汤静脉注射,有缓慢、持久的降压作用,对麻醉家兔能显著地增强心肌收缩幅度,反映心肌耗氧量的心肌张力时间指数显著降低,心肌营养性血流量明显增加。[《中药通报1987(2)∶51]
2.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ET-1基因表达的影响 采用线栓法制成大鼠MCAO再灌注模型,并用地高辛精标记ET-1基因进行原位杂交。结果补阳还五汤治疗组缺血再灌注侧皮层及尾状核ET-1基因表达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两组大鼠缺血再灌注侧皮层和尾状核ET-1基因表达均显著高于健侧相应脑区(P<0.05,P<0.01)。脑缺血再灌注可以诱导脑组织ET-1基因的异常表达,从而进一步加重脑损伤,补阳还五汤可在一定程度上下调脑缺血诱导的ET-1基因的表达,可能是其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3.补阳还五汤对脊髓损伤(SCI)模型大鼠脊髓组织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PAF—R)mRNA表达的影响 选用SPF级Wista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金纳多组;采用Allen’s法复制中度SCI模型,造模成功后观察1周;连续给药2周后,取各组脊髓组织,采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脊髓组织PAF—R 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PAF-R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补阳还五汤组及金纳多组均可抑制脊髓组织PAF—R m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两给药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补阳还五汤对损伤脊髓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能减少PAF—R数目,抑制PAF—R活性,从而阻断PAF发挥损伤效应有关。
(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补阳还五汤能使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器官重量增加,提高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从而表明本方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理学基础。[《陕西中医》1986(10):466]
5使用注意编辑
注意事项
1)本方证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以正气亏虚为主,原书称为‘因虚致瘀’,故生黄芪用量宜重(可从30~60g开始,效果不显,再逐渐增加),祛瘀药宜轻。
2)使用时,以病人清醒,体温正常,出血停止,脉缓弱者为宜。
3)使用本方,需久服缓治,疗效方显。愈后还应继续服用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4)高血压患者可用,但正气未虚者慎用,阴虚阳亢,或阴虚血热,或风,火,痰,湿等余邪未尽者,均忌用。
方歌
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
6临床运用编辑
1 脑血管病后遗症
石某,男,55岁。
患者因脑血栓住院抢救治疗后,右侧肢体瘫痪不用。语言謇涩,胸闷不适,喉间痰声漉漉,伴关节肿痛,舌苔薄腻边有紫斑,脉弦滑。此乃气虚不能运行血液,痰瘀阻于脉络,拟补阳还五汤合开窍化痰。
黄芪60g,当归5g,赤芍10g,红花5g,桃仁6g,川芎8g。
地龙10g,牛膝10g,川菖6g,胆星10g,丹参15g。
经上药加减进治30剂,下肢已恢复功能,能亲自步行至门诊治疗。上肢虽能活动,但持物仍欠自如,言语也已正常。
按:中风后遗,有虚有实,本例患者形体较丰腴,胸闷生痰,但因病情危重抢救,元气已损,因而辨证气虚痰瘀阻络成立,故在益气活血之中配以化痰开窍通络,改善局部循环,恢复血液流动及血管壁弹性,使偏废之肢体恢复较快。本方运用时应注意黄芪之用量大而当归轻。
2 麻痹性震颤
何某,男,70岁。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诊时四肢麻木,震颤不止,虽能站立,但不能开步,上肢抖动致不能持物。伴眩晕,神倦,气短懒言,心烦,夜卧不安。舌红少苔边紫,脉弦细。证属气虚血瘀,风动络阻,治当益气活血化瘀定振,拟补阳还五汤加育阴祛风。
黄芪50g,赤芍10g,当归6g,红花6g,桃仁6g,川芎6g。
地龙10g,蜈蚣2条,枣仁10g,石斛15g,钩藤20g,僵蚕10g。
上药服15剂,震颤大减,已能步履,上肢持物也渐正常。
按:麻痹性震颤也属中医“中风”范围。《证治准绳》谓:“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本病其本气虚血瘀,其标在肝。气虚血阻,肝阴失养,脑海失养,颤振作矣。故用益气活血平肝熄风而获效。
3 蛋白尿
吴某,女,30岁。
患者慢性肾炎史,水肿、蛋白尿反复难愈,而转中医治疗。诊时见下肢浮肿,眩晕,神倦,气短乏力,口淡,身酸,小便少而浊,舌淡苔薄边微紫,脉细数,尿常规检查见蛋白+++,管型细胞++,证属气虚精衰,运化失职,治当补气活血,益精利水,拟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30g,当归6g,白芍10g,地龙10g,红花5g,桃仁5g。
川芎6g,女贞15g,苡米20g,猪苓15g,茯苓10g,泽泻10g 丹参15g。
上药加减进治一个月,水肿尽消,尿检蛋白、管型已正常。终以金匮肾气丸固本,随访一年未复发。
按:慢性肾炎是欠病入络,肾气衰微,瘀血阻滞,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因而患者长期蛋白难以消退,以微循环障碍理论指导,运用补阳还五汤一面大量补气,增强细胞免疫和增加抗体形成。而活血化瘀则能改变血流粘滞度,疏通肾毛细血管,抑制肾炎发展,因而蛋白尿就能控制。
4 眩晕(颈椎病)
沈某,男,75岁。
患者因颈椎病退行性病变而眩晕反复难愈。就诊时见眩晕如坐舟车,上肢麻痛,时有失眠,神疲,恶心,生痰,舌苔薄边有瘀紫,气虚血瘀而使脉络受阻,清阳不升,拟补阳还五汤加味:
黄芪30g,赤芍10g,当归6g,红花5g,桃仁5g,川芎6g。
地龙10g,天麻5g,法夏10g,葛根10g。
上药加减服用20剂,眩晕未见发作。
按:“无虚不能作眩”,颈椎退行性病变之眩晕多发于老年者,兰时肾气衰,脉道不畅,血液不能上奉于脑,致脑失濡养而成眩。故用补阳还五汤益诸脏之气,活一身之血,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而收满意疗效。
5 声带结节
林某,女,25岁。
患者从事声乐工作,每当歌唱频繁时即声音嘶哑,经多方治疗未见显效。声音嘶哑时轻时重,咽干口燥,伴眩晕,身酸,偶有生痰,月事不调,舌淡少苔,脉弦细。经省某医院检查确诊为声带结节,中医诊为气虚血瘀,脉络不利,上结咽喉,治宜益气活血,化瘀利咽。
黄芪30g,当归6g,赤芍10g,丹参15g,地龙10g,桃仁6g。
红花5g,麦冬10g,千张纸10g,桔梗10g,僵蚕10g,甘草5g。
上药治疗半个月,声音正常,并能登台演唱,未见嘶哑出现。
按:素体虚弱,长期高歌,暗耗气血,血液运行不利,脉络血瘀,治疗当用益气化瘀,通络散结,余悟补阳还五汤可治中风之失语,故也可用于结节性之声嘶。果获效。
临床上难治之证,总是患病时间长,缠绵难愈,势必久而耗气,气虚则血瘀,因而应用补阳还五汤,药证相符而获效。但使用本方时应注意辨证准确,如属病实则非本方所宜。[1]
7其他中药方剂编辑
【处方与加减】生黄芪30克,当归尾9克,赤芍12克,地龙9克,川芎12克,桃仁9克,红花9克。不思饮食者,加焦三仙;恶心呕吐者,加砂仁、半夏;胃脘痛以刺痛为主者,加元胡、五灵脂;以胀痛走窜不定为主者,加川楝子、枳壳;口干舌燥者,加乌梅、沙参。
【功效与用法】水煎服。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症见胃脘疼痛日久不愈,形体消瘦,面色晦暗,体倦乏力,胸脘痞闷,舌质淡暗或有淤斑,脉细弱或细涩。方中黄芪补气,气旺能促血行;归尾、川芎、桃仁、赤芍、红花活血祛淤;地龙通经活络。诸药共奏益气活血通络之功。[2]
中风论治(王季儒)
天津的已故老中医王季儒是孔伯华先生弟子,他对中风的治疗非常有经验,兹录其论治中风的摘要供同行参考。 中风(脑血管意外)
《内经》:“年四十阴气自半”此阴气主要是指肾阴,乙癸同源,肝肾一体,肝为刚脏,必赖肾水以涵濡之,若肾阴不足,水不涵木,风阳必升腾而上,挟气血上冲于脑,而突然发病。
肾阴不足,致肝阳上亢,热极生风,肝风上扰。
《素问调经论篇》:“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
唐宋以前认识局限,多认为此病系感受外风,以小续命汤为主方。
元刘守真主火,李东垣主气,朱丹溪主痰,虽扭转了外风的错误观点,但仍不脱离小续命汤的治疗法则。张景岳独具只眼,而有非风之论。近代张山雷《中风斠诠》中论:“皆室内风暴动为病……而古人以麻桂芎防扰动其风,升泄其气,必有百害而无一利。”
又《素问通评虚实论篇》:“凡治消瘅,仆击,偏枯萎厥……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
中经络
中经络为中风较轻者,多为现代医学所说之脑血栓形成。其病来势较缓,多在安静状态下发生,通常不出现意识障碍,一般仅有肢体欠灵活、偏瘫、口眼歪斜、舌强语蹇等症。主要是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闭塞,西医治疗以抗凝和扩张血管为主。其机理多为阴虚肝热,肝阳上亢、风痰上扰,血随气上瘀于脑,故立法分虚实,实者当为滋阴潜阳、平肝豁痰、通络活血为法;虚者以补气养血,宣通经络。
(一)实证平素有高血压史,素体健康,或痰湿亦盛,适值肝热风动,或肝郁化热,灼津为痰,阻塞络道,乃至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脉象弦滑而数,对此中经络实证,宜平肝豁痰,通络活血。
通络活血汤
生石决明30克(先煎)、黛蛤粉30克、生赭石9克、旋复花9克、桑寄生30克、知柏各9克、竹茹12克、白僵蚕9克、豨莶草12克、鸡血藤20克、生山甲9克、威灵仙10克、地龙肉10克、蛰虫3克、全蝎3克、
加减法:
湿痰盛加广陈皮6克、法半夏9克、云茯苓12克、
言语不利九节菖蒲9克、天竺黄9克、川郁金9克、羚羊角粉1克、如不语或兼饮水即呛者,为会厌麻痹,除上四味外再加天麻3克、白附子3克。
脉数大者加栀子9克、胆草9克、生石膏30克。
头重脚轻加白蒺藜10克、钩藤12克(后下)、杭菊花9克、龙胆草9克、牛膝9克、羚羊角粉0、6克。
或加活络丹效果更好。
(二)虚证 气血不足,血虚不能养筋,则筋缓纵;气虚则活动乏力,肌肉松弛,亦能导致半身不遂、四肢麻木,脉象弦缓无力,或濡滑。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治以补气养血,宣通经络。
通络益气汤
黄芪 党参 鸡血藤各18~30克、桑寄生30克、威灵仙10克、豨莶草12克、当归9克、白术9克、地龙9克、僵蚕9克、熟地12克、杭白芍12克、全蝎3克、白附子2克、
加减法:
头晕加生海蛤30克、白蒺藜10克、菊花9克、何首乌10克、或加桑麻丸30克、(包煎)、或加鹿角胶9克(烊化)。
口干加石斛30克、麦冬12克。
大便干燥加肉苁蓉30克,或加郁李仁9克、桃仁9克。
精神倦怠加白人参9克(或西洋参)\鹿角胶9克(烊化)、何首乌12克。
湿痰盛,加清半夏9克、广皮6克、茯苓12克。
言语不利或声音低微,加九节菖蒲、巴戟天及山茱萸各10克、远志6克、天麻3克、麦冬10克、五味子5克。
另中风不语,牙关紧闭,神志不清,痰涎壅盛,狂言乱语,哭笑无常者,治以芳香开窍,益智化痰之十香返魂丹
处方:沉香、僵蚕、公丁香、郁金、檀香、莲子心、青木香、瓜蒌仁、藿香、金礞石(煅)诃子肉、香附、降香、乳香、天麻各30克、甘草60克
制法:共研细,每510克细粉兑琥珀30克、牛黄15克、麝香15克、冰片7、5克、朱砂30克、苏合香油30克、和匀蜜丸,每丸6克重。每服一丸或半丸,白水送下。
中脏腑
多为脑出血之类,来势凶猛,常突然昏迷、呕吐、瘫痪、大小便失禁、发热、呼吸鼾声等。血压骤升,动脉硬化管壁破裂出血。西医治疗以降血压、降颅压、止血为主。张仲景云:“邪入于腑,既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临床中脏中腑常同时出现,故合为一型,首先分闭脱两证。
(一) 闭证
症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两手握固,面赤气粗,痰涎壅盛,口眼歪斜,半身瘫痪,脉弦滑而数,或沉弦而缓。此系阴虚肝热,热极生风,风痰上扰,气血郁闭之象。治宜镇肝清火、豁痰开窍。
镇肝益阴汤
生石膏30g(先煎)生石决明30克(先煎)、黛蛤粉30g 生赭石9克、旋复花9克(布包)、炒知柏各9克、川牛膝9克、滑石块12克、白蒺藜10克、白僵蚕10克、胆草9克、栀子9克、九节菖蒲9g川郁金9克、竹茹12g 天竺黄9克、磁石12g、羚羊粉0.6克(冲服)、犀角粉0.6克(可用水牛角代替)安宫牛黄丸一粒(吞服)
加减法:
如突然昏仆,脉沉弦而缓者四肢不温,面色苍白,此为气血郁闭之象,可先用苏合香丸以开之,或于方内去安宫牛黄丸,易以苏合香丸,待脉转滑数,面转红润,再改为安宫牛黄丸。
患者牙关紧闭者,可用乌梅一个,温水泡软,塞于腮内,牙关即开;
肥胖人湿痰素盛,加清半夏9克、广皮克、茯苓12克;
痰涎壅盛,加竹沥水30克、猴枣0、6克(冲服),或先用稀涎散(白矾、皂角)1.5克白水送下,痰涎即顺口流出。
面赤烦躁不安,脉数大有力者,生石膏可用至60克~90克。
舌强语蹇加全蝎3克、僵蚕9克。
舌赤少苔,为阴液不足,加川石斛20克、北沙参15克、麦冬15克。
大便秘结者加瓜蒌30克、酒军9克、玄明粉9克。
大便溏,加黄连6克、芡实30克。
痰涎壅盛者加胆南星10克、天竺黄10克、全瓜蒌30克、青竹茹15克、黛蛤粉30克(布包)
神志清醒后,去安宫牛黄丸、犀角粉,加地龙肉9克、桑寄生30克、山甲珠10克、威灵仙10克蛰虫3克鸡血藤30克,以及大活络丹等活血通络治疗偏瘫。
脉弦滑有力,头晕甚者,石决明可用至60~90克,加菊花9克、白蒺藜9克、天麻1.5克。
如四肢已灵活,腰膝尚觉无力,加狗脊18克、续断12克、杜仲12克。
偏瘫已见活动,惟觉无力,脉象滑大已衰,可加黄芪30~120克、党参30克,以及活血通络之味。然必须风痰已净,热势已平,方可加入参芪,以免闭邪于内,而遗终身之累。
如热势不重,脉弦滑而不数,去石膏、石决明,改生龙骨、生牡蛎各15克、珍珠母30克。
余治疗此类疾病,皆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以救急恢复神智为主,第二阶段,神智已清,再以治疗偏瘫为主。在临床上闭证病例较多见,故用镇肝益阴汤的机会亦比较多。
(二) 脱证
猝然昏仆不语,口开、眼合、手撒、遗尿、避寒,或四肢清冷、汗出如油、或面赤如妆,脉浮大无根,或沉细欲绝。按口开为心绝,鼻鼾为肺绝,眼合为肝绝,手撒为脾绝,遗尿为肾绝。汗出如油,四肢清冷为阳绝,面赤如妆为阴绝,脉浮大无根为阳气外越,脉沉细欲绝为阴阳俱竭。凡五绝俱全者死不治,五绝中心肺两绝最为严重。如再兼四肢逆冷,汗出如油,危在顷刻。为挽救于万一,可用参附汤(人参30克、附子15克)以回阳救逆,扶正固脱。对五绝中仅见肝脾肾三绝者,余常以固脱保元汤,补气固脱。按遗尿为肾绝,系指突然发病时遗尿而言,如病后昏迷至遗尿,不应以肾绝论。
固脱保元汤
黄芪30克、党参30克、熟地30克、山萸肉30克、桂圆肉30克、山药30克、枸杞子15克、茯神12克、枣仁12克、白术9克、生龙骨、生牡蛎各12至30克、甘草3克
加减法:
如四肢清冷,汗出如油脉微细者,加附子15克(先煎)干姜6克,四肢转温即去之。
药后病情好转,但仍昏迷者,加十香丹一粒(分2~3次服)。
如天柱骨倒(症见头不能直竖)系督脉虚损,加鹿茸0、6克(冲服),或用人参鹿茸丸一粒(分2~4次服)
大便燥加肉苁蓉30克、或火麻仁20至30克。
只要五绝尚未完全出现者,此方即可应用。
以上仅设闭证、脱证两方。闭证和脱证临床上不是截然分开的,有的以脱证为主,兼见闭证,有的闭证兼见脱证。有时患者表现为脱证,但脉象弦大,牙关紧,应当透过表面看实质,在治疗过程中,仍按闭证治疗,兼以固脱。有时患者闭证、脱证交替出现,即应方随证变,均收到良好效果。因而在辩证过程中,必须脉证兼顾,虚实分清,抓主要矛盾,掌握好标本缓急和扶正祛邪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