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吃一口,最后一口!”聚餐时,你是否经常听到这样的劝饭声?面对美食,很多人难以抵挡诱惑,总是吃到扶墙而出才肯罢休。然而,这种“吃撑”的饮食习惯,正在悄悄损害你的健康!
据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微信公号2025年2月发布的信息,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脾外科副主任医师郭青松发了一条朋友圈强调,“原来吃撑真的会死人,职业生涯第一次遇见!”江苏41岁的张女士(化名)日常食量就大,一个月前有腹胀不适的感觉,肚子也比以前大了一些,但是并未调整饮食习惯。过了两周,腹胀、呕吐越来越严重,几天前早上吃了柿饼,整个腹部都开始疼痛,家人紧急把张女士送往医院治疗,当地医院判断可能为重症胰腺炎。张女士转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时已经昏迷,做检查检验发现患者血红蛋白仅为66克/升(正常值110克/升),患者感染性休克,还面临着急性肾衰竭的威胁,随时会多脏器衰竭,生命体征极其不稳定,必须马上手术。十二指肠梗阻导致胃极度扩张,多发胃壁坏死穿孔,大量的食物残渣、胃酸、胆汁进入腹腔内,胃底处薄弱如潮湿的卫生纸。郭青松介绍,柿饼中鞣酸含量高,与胃酸结合后会形成胃石,进入肠道后“卡壳”引发了肠梗阻,是患者剧烈腹痛的导火索。手术团队首先清理了超过3000毫升的胃内容物,有大量的咸菜等,重达10斤,还有6厘米大的胃石无数,之后切除全胃再重建消化道,用肝移植拉钩拉开胃壁、暴露膈肌、分离食道贲门,吻合小肠和食道,取出十二指肠的胃石。历经6小时,凌晨2点,手术结束。术后,张女士回到重症监护室继续严密监护治疗。
吃得多并不意味着营养摄入就多,长期饱食,可能引起人体一系列反应,从而带来种种疾病。经常吃太多,到底会让身体发生什么变化呢?山西省中医院检验科崔宁2024年在医院微信公号刊文指出,过度饮食会直接加剧胃肠道的承载压力。若胃部长期维持饱满状态,其容量会相应扩张,进而降低消化与吸收功能,增加消化不良的风险。长期过量进食会导致摄入的脂肪和蛋白质无法被充分利用,进而在体内大量积聚,最终造成营养失衡,并可能诱发肥胖、糖尿病以及血脂异常等一系列健康问题。②长期过量饮食会导致人体摄入过多热量和脂肪,进而引发血脂水平上升,这有可能促进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这一过程会减少大脑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从而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大脑早衰和智力发展迟缓。为了维护大脑健康,建议保持适量饮食,控制热量和脂肪摄入。②浙江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冯玉良提醒,胰腺是机体第二大消化腺,会因大量高脂、高糖食物进入高强度工作,加大胰液的分泌。若胰腺无法在短时间内排出胰液,便会开始“自我消化”。③冯玉良医生表示,身体内部空间有限,胃迅速膨胀至正常饮食时的数倍后,只能去挤占心、肺等其他器官的位置,造成肺部扩张受限。所以短时间内进食大量食物后,常会让人有种“撑得喘不上气”的感觉,并且可能引发呼吸困难、胸前区不适,甚至心肌缺血、心绞痛等情况。③
偶尔吃撑后,应该怎么办?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护理团队吴乾妃2025年2月在科室微信公号刊文给出建议。④适当多喝些白开水、绿茶或柠檬水,少量多次,达到2000~2500毫升,加速钠排出。膳食纤维可加速食物残渣排出,多吃黄瓜及富含钾离子食物,如香蕉、土豆、海带、菠菜等,加速钠离子排出。饭后20~30分钟做轻量运动,比如站立、散步。若腹胀持续时间较长,可服用健胃消食片等,第二天可适当做些力量训练。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按摩腹部,顺时针方向按摩,每次按摩10~15分钟左右,这样的按摩可以刺激肠道,加快肠胃蠕动,帮助消化。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