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的难点在哪里?今年民进中央参政议政部提交的党派提案中明确指出,“当前,让养老机构十分纠结的是‘攀医难’的问题”。对此,民进中央建议,应当降低医疗机构“入驻”养老院的门槛,让医疗机构进得去养老院。
民进中央的提案指出,《意见》颁发以后,部分省市出台相应的实施意见,规定养老机构必须有100-200张床位、聘请专业医师、护士等提供基本的医疗护理服务,而且规定有X透视机等硬件设施。“但比如在江苏省,符合这样条件的养老机构不足30%,试点城市南京的鼓楼区有养老机构40家,能够申请护理站、医务室的仅仅13家。”
对此,民进中央建议,要让医疗机构“进得去”,就必须降低医疗机构“入驻”养老院的门槛。根据他们的调研,当下70%的养老院达不到现有医疗机构入驻标准。因此,他们建议,进一步降低“床位数”、“X透视机”、医生及护理员职数等限制门槛,促进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顺利融合。
同时,还要允许床位较少的养老机构向医疗机构购买服务,采取医疗机构定期派出医疗力量上门诊疗等。
此外,民进中央在提案中还指出,“医养结合”的难题还有就是医保结算难。因为养老机构主管部门是民政,但管理医保报销的是人社,医疗服务是卫生,由于各自隶属不同,医疗保障难以覆盖到养老机构的护理和康复领域。
对此,民进中央建议,要建立护理保险,降低“医养融合”风险。建立养老长期医疗护理制度,规定凡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员,均同时参加长期医疗护理保险,由医保统筹、个人账户筹集,财政进行补助,不需另行缴费,减轻个人负担,并尝试设立“综合责任险”,应对医养融合中的养老、医疗纠纷。
民进中央认为,在医保方面,对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符合医保准入条件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及报销政策,让医疗机构想进入、能进入。在医护人员方面,人社、民政、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出台有针对性的细则,拓宽医养融合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未来发展、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渠道,制定激励机制,提高护理员工资待遇,设置工龄补贴,建立并稳定好人才队伍的长效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