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人觉得年龄越大,睡眠越差。美国国家睡眠障碍协会认为,在65岁以上人群中,以失眠为主的睡眠障碍占半数以上。建议,睡前记住14字诀:散步、开窗、漱漱嘴、搓脚、梳头、喝点水,不仅能改善睡眠,还有益身心,延年益寿。
散步放松促睡眠。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指出,散步时体温升高,人的大脑会得到降低体温的信号,体温降低使人放松,因而可以促进睡眠。但如果散步离入睡时间太近,不足以使身体降温。因此,最好将晚上散步时间提前到睡前3小时。比如晚上10点睡觉,7点左右可以外出散步。这个时间段散步有利于促进全身的气血循环,还可以借此舒缓情绪。如果室外风大,或气温较低,可以把散步的地点改在室内进行。
开窗提高免疫力。很多人都有清晨起床开窗通风的习惯,其实,晚上也应开窗通风,尤其是卧室。晚上开窗,一是相对避开了日间汽车尾气、工厂生产的空气污染;二是晚上室外湿度相对较低,引入室内有利睡眠。每晚睡前,卧室要开窗通风15分钟左右,最好能保持空气对流,必要的室内空气交换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患病几率。
唾液漱嘴能抗癌。睡前刷牙之后,不妨用自己口中的唾液漱漱嘴。因为唾液里面的腮腺激素能增加肌肉、血管、结缔组织、骨骼软骨和牙齿的活力,尤其能强化血管的弹性,提高结缔组织的生命力。唾液还能中和、消除食物中的致癌物质。
搓脚暖足老人安。俗话说:“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老人每日坚持推搓涌泉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防病能力增强。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处,怕冷、肾虚、没力气、精神不振的老年朋友尤其适用。
手指梳头气血畅。晨起用梳子梳头,睡前则可以用手指梳头。中医推拿功法里有一招叫做“拿五经”,即用五指分别点按头部中间的督脉,两旁的膀胱经、胆经,左右相加共5条经脉,每次梳头就是在梳五经,有疏通头皮经络、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要想起到保健的作用,每次梳头应不少于3分钟。
喝点白水防血栓。养成睡前饮水的习惯可以降低血黏度,维持血流通畅,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脑血栓的形成。
轻触按摩 缓解老年痴呆
雅虎日本新闻近日报道,日本神奈川县川崎市高津区宫崎台集会之家老人院引进“轻触”按摩手法,对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症的老人起到了良好的安抚效果。
石家庄夕阳红报道称,在现场,看护人员运用该手法对一名80多岁的老妇轻柔地抚摸,数分钟后,老妇人紧张不安的表情渐渐柔和起来,整个人也显得镇定放松下来。院方介绍该妇有轻度认知障碍症,精神也处于不稳定状态。院长前泽熏介绍,自2011年老人院成立后即引进该套抚摸手法,对需要的患者人均做15分钟抚摸。数年统计下来,该手法对轻度认知障碍症的患者安抚效果良好,患者暴躁不安的情绪得以缓解,夜间睡眠质量也有改善。
这是源自瑞典的缓和医疗的一种手法,其原理是通过轻柔抚摸患者体表,促进人体分泌后叶催产素,抑制皮质醇的分泌,从而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此外,还有提高患者交际能力、减少自虐倾向的效果。对于患有认知障碍症的老人,不啻为一种良好、温和性的看护手法,据称该手法已在日本各地老人院间日益普及。
人老了就会觉得干
很多老人发现,年纪大了,皮肤变干、头发变干,眼睛也变涩了。其实,变干也是衰老的信号之一。
皮肤变干。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在生理上会出现真皮内纤维萎缩、张力减退,同时脂肪腺、汗腺也较年轻时萎缩,因而机能普遍减退,如对气候的转变感觉较迟钝,受伤后愈合的速度较慢等。皮肤变干的特点是油分、水分减少,皮肤缺水;皮下组织减少,皮肤看起来很干枯,嘴角及眼角开始出现鱼尾纹,发鬓也开始泛白。除自然老化和年龄增长的原因,其他内因如胶原蛋白减少,外因如暴晒、污染、吸烟、熬夜、饮酒、化学刺激,都会导致皮肤老化变干,因此应在这些方面加以规避和预防。
眼睛变干。人到中年以后,眼睛会逐渐变得干涩,经常不自觉地想要揉眼睛才能舒服一些,这些都是人体衰老导致的眼老化。眼老化,是指眼球结构和功能的衰老退化。除了眼内发痒干燥、视力减退,还会有怕光、流泪、轻度的结膜充血或慢性结膜炎发作等症状。为缓解眼老化带来的眼睛干涩症状,日常生活要养成多眨眼的习惯;长期从事电脑操作者,应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同时增加维生素A、B、C、E的摄入;尽量少使用空调,少呆在湿度较低的房间里。让眼睛定时的休息;看书或打电脑50分钟之后,就应该休息10分钟。
嘴唇发干。随着年龄增长和水分补充的不足,嘴唇会无法保持年轻时的水润,变得干燥。仔细观察的话,随之而来的还有嘴唇形态学上的改变,上唇变薄、变长,下唇变薄、松弛、外翻,且口角下垂,口周出现皱纹。对于这种现象,很多人并不以为意,有的人习惯舔舔嘴唇缓解,但此举只会让水分停留在双唇外部,短暂滋润后迅速蒸发掉,令唇部更加干燥。正确的解决办法是涂上含滋润保湿成分的唇膏。此外,唇部干燥严重的人平时应少吃温度太高的食品和饮品,因为温度过高的食物容易破坏唇部角质层,令皮肤更容易脱皮干燥。
老人久坐 致残风险高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刊登一项新研究,对年过花甲的老人而言,每天多坐1个小时,就会增加致残危险。
美国西北大学芬伯格医学院教授桃乐茜·顿洛普博士及其同事对2286名60岁以上的老年参试者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通过一种特殊的加速计测量了参试者每天的身体活动情况。之后,研究人员对参试者进行了为期3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无论老人运动习惯如何,久坐行为都会增加老人致残风险。比如,每天久坐12个小时的65岁妇女,其致残危险是6%。而每天坐13个小时的65岁妇女致残危险为9%。即后者致残危险比前者高出50%。
顿洛普博士表示,新研究结果首次表明,久坐本身就是一大致残风险因素。顿洛普博士建议,对60岁以上老人而言,无论是否喜欢运动,都需要减少每天久坐时间。生命在于运动,多动少坐是降低致残危险的最好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