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65岁的王大爷从家里出来锻炼,慢跑后突然感觉胸部有疼痛的感觉,正当王大爷扶着树大口喘气的时候,过路的两名年轻人发觉不对劲走来询问,随后搀扶王大爷到附近的天津天和医院进行救治,医生诊断为由于忽冷忽热加之过度运动造成的心绞痛发作,经过急救后王大爷脱离了危险。专家提醒老年人,低温是诱发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老年人冬季锻炼应避开早晚时段,因为这个时段温度较低,老年人户外运动应选择温暖的午间进行。
冬霾来袭 更需警惕心脑血管疾病
进入冬季后,雾霾开始在众多城市弥漫。雾霾会对心脑血管疾病产生剧烈影响:一方面,雾天气压低,人们容易烦躁,导致血压升高,另一方面,雾霾中大量的有害物质也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再加上冷空气刺激,会使血管骤然收缩,导致管腔狭窄,血液流通受阻,引起心脑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老人最易“受伤”
雾霾天最“受伤”的是哪些人?老年人、孕妇、儿童、心脑血管病患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等都在其中,但是老年人却因血压高、抵抗力差、防范意识弱,成为首要“危险对象”。建议老人尽量减少外出,不得不外出时,在回到室内后,需清洗暴露在外的部分,包括口鼻和皮肤。此外,饮食方面也需注意:老人普遍认为冬日要进补,但对于有心脑血管风险的老人,食物需以清淡为主,少食刺激性食物,而且不能吃得太饱。吃太多除了容易造成肥胖,还会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
提前预防是关键
对于雾霾带来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除了平时小心谨慎外,还有更加积极的方式来应对。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药理学教授、康宝莱营养学院及营养咨询委员会成员路易斯·伊格纳罗博士就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妙招:一氧化氮!
1998年,伊格纳罗博士和其研究伙伴因发现一氧化氮(NO)在心血管系统中拥有独特信号分子的作用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这个研究证明了一氧化氮可以起到保持血管清洁、预防中风、维持正常血压的作用,从而达到预防心脏病的效果。
用一氧化氮提升心血管系统机能还有一个好处:因为人体自身也可以产生一氧化氮,所以避免了副作用的出现。但鉴于人体自身产生的一氧化氮极不稳定,伊格纳罗博士和世界知名保健品品牌康宝莱共同研发了一款补充一氧化氮,从而帮助强化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优秀产品:奈沃科粉。奈沃科粉以精氨酸、瓜氨酸、牛磺酸、维生素C、维生素E及叶酸等为主要原料制成,众所周知,L-精氨酸是产生一氧化氮的基础物质,可以在L-瓜氨酸和几种关键的抗氧化剂的协同作用下,让人体产生大量的一氧化氮。除了补充一氧化氮,奈沃科粉还具有缓解疲劳、提高缺氧耐受力的保健功能。
老人若打蔫 小心得肺炎
老年肺炎是老年人常见疾病,在住院患者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且病程长、病情重,形成恶性循环, 引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常常成为老年人致死的直接原因。老年肺炎有何表现?如何正规治疗?何平主任为您解答。
A
老人体弱 易感肺炎
老年人是肺炎的高发人群。从生理上看,由于上呼吸道黏膜和腺体萎缩,黏液、唾液分泌减少,黏膜——黏液系统的防御功能下降,病原体易在上呼吸道定植,并且繁殖,成为老年肺炎发生的病原学条件。老年人由于脑活动性的衰退,遇有异物时出现吞咽运动的时间比年轻人明显延长,而吞咽反射是防止异物进入下呼吸道的重要防御机制。因此,老年人上呼吸道病原体吸入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年轻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胸廓向桶状转化,致使通气不足,小气道周围弹力纤维减少,管壁弹性牵引力减弱,致使小气道变窄、塌陷,气道阻力增加。这些结构和功能的改变都会影响异物和分泌物的排出,导致感染。老年人机体的免疫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降低,胸腺退化、胸腺激素减少。各种全身或局部的免疫功能障碍均可使老年肺炎的发病率进一步增高。
此外,老年肺炎患者70%~90%有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存在,包括脑卒中、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因此,老年肺炎往往病程长、病情重、病死率高,各种易感因素使老年肺炎危险性大大增加,易加重基础疾病,形成恶性循环,引发多脏器功能衰竭,使老年肺炎的病死率显著增加。
B
老年肺炎 病情隐匿
与儿童和年轻人不同,老年肺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起病隐匿,可无发热、咳嗽、咳痰、血白细胞升高等肺炎的特征性表现,而是表现为食欲不振,意识改变、心悸、气促、虚弱、休克、水电解质紊乱等非特异性肺外表现,或者原有基础疾病不明原因加重。因此,发现家中老人“打蔫”,就应该格外引起重视了。
从病原学上看,院外感染以革兰氏阳性球菌、肺炎球菌为主要致病菌,院内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如有结构性肺病(如支气管扩张)发生,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机会增多。支原体和衣原体肺炎在老年患者与年轻患者间无明显区别,军团菌感染者多为重症肺炎,易发生在免疫力显著低下者。同时,老年肺结核的发病呈现上升趋势。
另外,老年人吸入性肺炎多见,45%的正常人在睡眠中可发生口咽分泌物的微量吸入,71%老年肺炎有隐性吸入;混合感染多见,混合感染在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中占30%以上,也可能合并有结核杆菌感染。
C
规范治疗 专家支招
正因为老年肺炎具有较强危重性,因此在防治上必须规范。要尽早确定诊断,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进行辅助检查,综合分析,早期诊断。
在用药上,抗生素的使用原则是早期、足量,针对致病菌选药。尽量选用作用快、排泄快、毒性小的药物。重症肺炎需要联合用药以获得协同的杀菌作用和扩大抗菌谱的覆盖。降阶梯疗法是目前推荐的方法,第一阶段使用广谱抗菌药进行经验性治疗,必要时联合用药,要考虑混合感染、二重感染的可能,第二阶段降级使用相对窄谱的抗菌药。
在治疗过程中,石家庄老年公寓也要注意这些要点:
一、加强气道保护,鼓励患者咳嗽,如无力咳嗽或痰液黏稠,应定时翻身拍背、吸痰、应用祛痰剂、呼吸道湿化、雾化吸入,必要时进行纤支镜吸痰。对有明显球麻痹、意识障碍者,留胃管予以鼻饲,少量多次。鼻饲后采取半卧位,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对人工气道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加强病室环境卫生,减少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二、防治并发症,严密监测血气、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监测肝、肾功能,防止药物毒性反应出现,警惕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
三、积极治疗基础疾病,老年肺炎合并基础疾病多,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双管齐下,切断恶性循环链条。如糖尿病者不有效治疗高血糖,心衰者不改善心功能,肺炎也难治愈。
四、加强营养支持,在感染状态下,由于应激、高分解状态以及广谱抗生素对胃肠道黏膜、菌群的影响,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可严重损害肺的防御和免疫功能,影响治疗与预后。
“老糊涂”并非都是痴呆症
62岁的林姨最近一年来记忆退化得可怕,刚刚放下的东西转头就忘;走路也是经常摔跤,不是磕到这就是碰到那。这不,上个礼拜好端端地在平坦的小区路上摔了一跤,正好跌在了花坛栏杆上,导致右臂骨折,住进了医院。家人觉得林姨的症状很像老年痴呆症,在处理好骨折后,便带林姨去神经科检查,谁知竟查出了正常颅压脑积水(简称NPH)。
“这就是林姨记忆力退化、无端摔跤的罪魁祸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刘金龙教授表示,很多人觉得“老糊涂”是人老的正常现象,有点医学常识的就认为是老年痴呆症,其实还有一种疾病也可以表现出“痴呆”,这就是NPH,临床上经常被漏诊。“需要提醒的是,与老年痴呆症治疗起来比较困难不同的是,NPH完全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得到明显改善。”
现状:临床就诊率非常低
刘金龙介绍,由于很多人都不了解NPH这种疾病,看到患者的症状中有行走困难、痴呆、尿失禁等,再加上患者大多数都超过60岁,所以常常会认为这是“老糊涂”的正常现象,绝大部分患者就诊不及时或根本不到医院诊治,导致这种疾病的就诊率非常低。调查显示,在一线城市平均每10个患者中只有2~3个患者就诊,二三线城市的就诊率更低。
“而实际上,NPH的发病率并不低。”刘金龙介绍说,在美国约有25万患者,其症状类似痴呆、阿尔茨海默病或帕金森病,事实上就是NPH。日本2011年的相关指南显示,老年期痴呆总患病人数的1/6属于脑积水性痴呆,因症状与阿尔茨海默病十分类似,而极易被误诊、忽视而耽误治疗,让很多患者很遗憾地与原本该有的幸福晚年擦肩而过。
诊断:症状+头颅CT能初步筛查
刘金龙介绍说,NPH是一种成人的慢性脑积水,多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过多的脑脊液(CSF)在颅内堆积,引起脑室增大,但通常不会引起颅压增高。近年来该病有年轻化的趋势。
据介绍,绝大多数NPH病人的病因无法确定(原发性)。有一些病人,先前有颅脑损伤、脑中风或脑外科手术史,如脑出血、动脉瘤、脑外伤、肿瘤或囊肿、感染或硬膜下血肿等(属继发性NPH)。另外,脑脊液的产生或吸收的失衡也可导致脑积水。
“诊断NPH并不困难,根据病人的症状以及影像学检查就能初步诊断。”刘金龙介绍,病人通常表现为特有的三联征:步态不稳、痴呆和尿失禁。通常缓慢起病,逐渐进展加重——记忆力衰退、情绪差、淡漠,严重者明显痴呆;行走步态异常、步幅小、行走不稳、脚步抬不高等;小便次数增多,尿急感,严重时小便失禁。因此,当老年人出现记忆力减退、运动障碍、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时,通常去医院做一个脑部CT就能轻松筛查。如果有必要可做脑脊液引流试验进一步确诊。
治疗:诊断越早治疗成功机会越大
刘金龙强调说,NPH不像老年痴呆症的治疗那么困难,是可以通过分流手术治疗的,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得到明显改善,但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越长,治疗的效果越差;诊断越早,则治疗成功的机会就越大。对于诊断性检查为阳性的NPH病人,应尽早治疗,首选的治疗方法为分流管植入术。
他介绍,分流管植入术是神经外科的一种常见术式,简单地说,就是在患者的脑部及腹部各做一个小切口,植入分流管及分流泵,经皮下将脑积液引流至腹腔,减少脑室内脑脊液的堆积,可以使痴呆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尿失禁得到缓解,步态恢复正常,大大提高、改善自身与家人的生活质量。
“需要提醒的是,分流管建议选择可调压式分流管。因为临床发现,传统的固定压力分流管很难掌控压力——压力过高不能改善症状,而压力过低引发的过度引流容易发生硬膜下血肿等,有些患者往往因为阀门压力选择得不正确,而出现二次翻修手术。”刘金龙介绍,可调压式分流管可以在体外通过一种特殊的磁性调压装置进行调节,可以避免二次手术修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