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体表外形改变:
须发变白,脱落稀疏;出现皱纹;牙齿松动脱落;骨骼肌萎缩,骨钙丧失或骨质增生,关节活动不灵;身高、体重随增龄而降低。
器官功能下降:
各种脏器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如视力和听力的下降;心脏搏出量、肺活量、肾脏清除功能、脑组织萎缩,胃酸分泌量下降等,容易出现各种慢性退行性疾病。
机体调节控制作用降低:
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免疫防御能力降低,容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免疫监视功能降低,容易患各种癌症。
冬季健康知识要点
一要少出大汗
冬季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祛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也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二要健脚板
健脚即健身。必须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时,还应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促进血液循环。此外,选一双舒适、暖和轻便、吸湿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三要防犯病
冬季气候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寒冷还刺激心肌梗死、中风的发生,使血压升高和溃疡病、风湿病、青光眼等病症状加剧。因此,冬季应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预防大风降温天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急救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
四要水量足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
睡前杯水防梗塞,半夜饮水少中风,清晨2杯温开水,洗涤肠胃又防病。
总量(如无特殊):8杯水
五要调精神
冬天确实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改变情绪的很好的方法就是活动,慢跑、跳舞、打球等,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六要空气好
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或在室内放一台空气净化器,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七要粥调养
冬季饮食忌黏硬生冷。营养专家提倡晨起食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
八要入睡早
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古人主张“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睡眠时间:60-70岁平均每日睡8h,7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日睡9h,90岁以上的老人每日睡10-12h。
影响睡眠的因素:睡眠习惯、环境、情绪、药物。
促进睡眠的措施:生活规律、劳逸结合、睡前情绪稳定、适宜环境、合理的饮食时间、睡前温水洗脚、正确的睡眠姿势、合理的睡眠用品。
冬季健康禁忌
忌早餐吃过早
消化器官在人睡眠时仍在工作,至早晨才休息。早餐不过早,最好早上8点以后。
忌外出过早
冬季清晨,是室外温度最低时,外出易引起感冒,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应选择上午10点后到室外。
忌日晒过长
日晒过长会损伤皮肤,破坏人体的自然屏障,使大气中有害的化学物质、微生物侵袭人体,造成感染,还可引起视力减退。
忌洗浴过长
冬季空气干燥寒冷,每天洗澡会更干燥脱屑更多。其实老人冬季5、6天洗浴一次最宜。
忌活动过剧
适当的体育运动是强身健体、防病抗老的重要手段,但老人不宜做剧烈运动,要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如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
忌取暖失度
冬季天寒地冻,老人怕冷,喜欢用热水袋贴身而卧,这样会引起皮肤红斑或烫伤,所以只要室温达到18~25摄氏度即可。
忌蒙头睡觉
蒙头睡觉会使被窝内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等增多,使正常呼吸受到影响,甚至造成窒息,或诱发心脑血管病。因此正确的睡眠方法是:右侧卧位,低枕,头露被外,双腿屈伸。
忌“小疾”不治
老年人如遇感冒、咳嗽、头疼、心慌等“小疾”,又是在冬季,必须及时治疗,以防患于未然。
忌嗜烟好酒
冬季老人喜欢边吸烟边聊天边看电视,由于冬季关门闭户,烟雾不易外散,对人体十分有害。长期烟雾蓄积对人体影响更大。有的老年人喜欢喝酒御寒,往往贪杯成瘾,经常酩酊大醉。由于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酒后体虚,外寒之邪乘袭,寒热错杂,给心、脑、肺造成损害。
重饮食调理
萝卜炖羊肉
原料:羊肉,红枣,白萝卜,白胡椒粒,桂皮,小茴香,盐,冰糖。
做法:将焯过的羊肉放入砂锅,倒入酱油、料酒,最后加入足量的温水。放入红枣和包入了白胡椒粒、桂皮和小茴香、姜片的香料包。中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到八成烂时,用适量的盐和冰糖调味,然后放白萝卜用中火再炖大约30分钟。
味道:炖羊肉最是暖身,软软的酥酥的又热乎乎的,白萝卜也炖得软烂,吃完立马身体就觉得热热的了。
木耳腐竹大白菜
原料:腐竹,木耳,白菜,蒜,淀粉,鸡汤,浓缩鸡精,盐。
做法:腐竹泡软,木耳泡发,白菜切片。锅里放蒜碎炒香,下腐竹、白菜、木耳翻炒,放盐和鸡精调味,淀粉和鸡汤调成水淀粉勾芡即可。
味道:清清淡淡的一道素菜,但是洋溢着初冬阳光的温暖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