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尤其是退休老人要健康长寿,在养生方面要做到以下“四慢”。
一、进餐慢
老年人上了年纪,唾液、胃液、胰液及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量减少,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此外,老年人视觉、嗅觉和味觉普遍减退,注意饮食安全特别重要。进餐时细嚼慢咽不但有助于消化,而且还可避免把碎骨、鱼刺等小块异物卡在食管或呛入气管,引起堵塞或窒息,招来严重后果。因此,老年人进餐时请放慢速度。
二、走路要慢
人到老年,骨关节呈现退化改变,韧带僵硬,常出现腰腿疼痛,步履蹒跚,行走不稳,加上视力衰退,视物不清,大脑中枢神经对外界的反应迟钝,遇有紧急情况出现,难以保持身体平衡与稳定。所以,老人走路速度快,容易跌倒而引起股骨、胫骨骨折或其他问题。慢步缓行,慢速散步,一般每分钟约60-70步,时间30分钟左右。体质较差的老人,应使用合适的手杖,以求增加腿的支撑力,这样有助于人体的平衡和步履的稳健。
三、排便要慢
老年人咀嚼能力减弱,吃含纤维素的食物较少,加上脏腑功能衰退,肠蠕动减弱,以致常发生便秘。如果排便时操之过急,干硬的粪块会将直肠粘膜及肛门边缘撑破,引起溃疡、裂口、痔疮等肛肠疾病。特别是患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的老人,当蹲下用力排便时,突然屏气用力,腹内压力增高,人体下部血管受到挤压,使流向脑部的血液猛增,容易导致血压骤然升高,可能会诱发脑溢血而危及生命,或引起冠心病突发而猝死。因此老人最好使用座便器,让其自然解出。必要时可借用通便药物或外用开塞露等药。
四、改变体位要慢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各脏器功能均逐渐衰退,不少老人因心脏功能的衰退和脑动脉退化,血管弹性降低,血容量和血含氧量减少,体位改变时往往发生头晕、眼花等状况。因此,老人变换体位时,一定要注意动作不要太快,幅度不要过大,时间不要过长,避免发生眩晕、晕倒或引发其他问题。尤其半夜起床上厕所时,需要做到“3个半分钟”:床上醒半分钟,半卧位半分钟,床边坐半分钟,然后再站立、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