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等。多见于50岁以后发病,男性稍多于女性,起病缓慢,逐渐进展。症状常自一侧上肢开始,逐渐扩展至同侧下肢、对侧上肢及下肢。
帕金森综合征是临床上神经科医生常用的诊断概念,特指各种原因(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感染、中毒、外伤、药物以及遗传变性等)造成的以运动迟缓为主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震颤、肌僵直、运动迟缓和姿势不稳等。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均有明确的病因,如药物、中毒、感染、脑外伤和脑卒中等。1、药物性:与帕金森病在临床表现上很难区别,重要的是有无吩噻类、丁酰苯类、利血平、锂剂、甲氧氯普胺、氟桂利嗪等用药史。当停用药物数周至数月后帕金森综合征的症状即可明显减轻或消失,可以鉴别。2、中毒性:以CO和锰中毒较为多见,其他有甲醇、汞、氰化物等。其中如CO中毒患者有急性中毒史,苏醒后逐渐发生弥散性脑损害的征象,可有强直及震颤但症状轻微,又如锰中毒,多有长期的接触史,在出现锥体外系症状前常有精神异常如情绪不稳、记忆力下降等。3、感染后:甲型脑炎病愈后数年内可发生持久和严重的帕金森综合征表现,现已罕见;其他病毒性脑炎,如乙型脑炎、在病愈期也可能呈现帕金森综合征,症状一般轻微、短暂。4、外伤性:颅脑外伤的后遗症可以表现为帕金森综合征,见于频繁遭受脑震荡患者,如拳击运动员等。5、血管性:见于部分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又卒中病史、假性球麻痹、腱反射亢进、锥体束损害体征,但震颤多不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