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通过找到身体上的穴位后输入热量,提高新陈代谢的速度,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拔出病根,达到了延年益寿以及排除三浊的功效。
艾灸到底能灸出什么?
1、灸出浊水
总是吐痰的人群是因为身体里面的浊水太多,浊水会对身体带来一定的伤害,当进入腿上引起腿部水肿,进入皮肤表面会引起湿疹,进入头部会导致偏头痛以及头晕。如果没有及时排出体外的话遇到肝火会化成痰,引起脾胃虚弱,让患者出现腹泻腹痛等腹部不适感。
2、灸出浊气
闷在心里上的气就是浊气,气进入头上会引起头痛,进入四肢会形成风湿性关节炎,进入胃肠道会导致胃溃疡或者十二指肠溃疡等。当浊气堵塞在某个部位会影响气血的运行,减慢血液循环的速度,从而在身体里面郁结成块,导致恶性肿瘤。中医认为气滞必定成为血瘀,血瘀的地方增多时会导致各种症状比如月经不调、肾脏疾病、肝胆疾病及肿瘤、高血压和心脏病等。
3、灸出浊物
浊物就是宿便,宿便在身体里面囤积没有排出体外会下降抵抗力,对五脏六腑以及皮肤带来伤害,宿便是导致皮肤衰老的主要因素,所以要养成定时拉大便的好习惯,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帮助大便排出。
艾灸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艾灸的过程中集中思想,不能分散注意力,不然会导致艾条的移动。因为艾灸时使用火,注意防火,不能穿羽绒或者化纤质地衣服。艾灸的时候要注意身体要保暖,把门窗关好,艾灸完成之后身体有温暖感,可能会出汗,不能立马出去,也不能立马吹空调。夏季高温的时候为了防止中暑,艾灸前后要多喝白开水,调整好室内的温度。艾灸时需准确的掌握其体位和穴位,这样才能够达到一定的养生效果。
艾灸后续注意的事项
开机后30分钟之内不能洗手和洗脸,因为此时全身的毛孔处于打开状态容易受寒,艾灸后不能立马洗澡,需要隔10个小时之后再洗,艾灸之后出现全身无力,疲劳感及乏力属于正常的现象,只要多注意休息即可。艾灸的时间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第1次艾灸时间要短一些,穴位少一些。随着艾灸次数的延长,再慢慢的增加艾灸的时间以及穴位。
失眠的患者尽量在睡觉前艾灸。空腹和饭后不能立马艾灸。若身体没有疼痛感的话,每隔一星期艾灸相关的穴位,每个穴位艾灸5分钟。若出现了伤风感冒或者身体寒症,可以对相应的穴位进行艾灸。身体健康而且没有病痛的情况下,不能天天去艾灸,不然会引起流鼻血、口干舌燥及便秘等上火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