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老年公寓
服务热线:0311-88888155
主页 关于我们 仁爱相册 新闻动态 答疑解惑 收费标准 招聘信息 入院流程 联系我们
夕阳红相册
  • 环境实景
  • 老有所乐
  • 联系我们
    地址:石家庄市桥西区四维小学对面 河北仁爱医养服务集团
    乘车:石家庄市桥西区四维小学对面河北仁爱医养服务集团
    电话:0311-88888155
    邮箱:452656386@qq.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药用植物--玉米须

    玉米须 ,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 mays L.的花柱和柱头。全国大部分地均产。夏、秋果实成熟时收集,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生用。其位于玉米顶部。

    生理特性

    玉米须常集结成疏松团簇,花柱线状或须状,完整者长至30厘米,直径0.5毫米,淡绿色、黄绿色至棕红色,有光泽,略透明,柱头2裂,叉开,质柔软,气无,味淡。以柔软、有光泽者为佳。

     

    产 地:粮食作物,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别名:玉蜀黍须,蜀黍须,包谷须,玉麦须(《滇南本草》),五蜀黍蕊(《现代实用中药》),棒子毛(《河北药材》)。原植物玉蜀黍又名玉高粱(《纲目》),番麦、御麦(《留青日札》),西番麦([1]《学圃杂疏》),玉米、玉麦、玉蜀秫(《农政全书》),戎菽(《广群芳谱》),红须麦(《蒙化府志》),薏米苞,包谷、陆谷、玉黍(《齐民四术》),西天麦(《平凉县志》),玉露秫秫(《植物名实图考》),纡粟(《随息居饮食谱》),珍珠米(《尔雅谷名考》),粟米、苞粟(《岭南采药录》),苞麦米(《中国药用植物志》)。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属:玉蜀黍属 种:玉蜀黍

    纲:单子叶植物纲

    性味:味甘、淡,性平。

    《滇南本草》:"性微温,味甘。"

    ②《现代实用中药》:"甘,平。"

    ③《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淡,无毒。"

    归经:归肾、胃、膀胱、肝、胆经。

    宜忌:煮食去苞须,不作药用时勿服。玉米须没有副作用,也没有毒的,能够放心吃,但是玉米须含大量硝酸钾、维生素K、谷固醇、豆固醇和一种挥发性生物碱,有利尿、降压、降血糖、止血、利胆等作用。但要注意适量原则。低血压的人不能吃玉米须。汤中玉米须利尿力较强,若高血压病患者,小便频多时,宜注意饮用。

    来源:玉蜀黍的花柱和柱头

    采收时间:夏、秋果实成成熟时收集

    用法用量:内服:煎服30~60g。或烧存性研末。外用:烧烟吸入。

    毒性:无毒

    入药部位:植物的花柱和柱头。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副作用

    毒性甲的毒性很小,对兔的致死量约为250mg/kg(静脉注射),利尿有效剂量约为1.5mg/kg,故安全范围较大,在此剂量时对心脏、血压、呼吸、末梢血管、肠肌等几无作用。

    传统文献:《四川中药志》:无毒。

    毒理试验:毒性反应:各种制剂口服均无毒性。 其水提物甲醇不溶部分(主要为利尿成分)兔静注的致死量为250gmg/kg。口服最适的利尿量为6mg/kg,对心脏、呼吸、末梢血管、肠肌均无影响。说明毒性很小,是非常安全的中药。

    临床观察:无毒。常规剂量和大剂量水煎服均没有明显不舒不适反应,长期服用也没有副作用,大剂量也不引起滑肠便稀。

     

    功能主治: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主水肿,小便淋沥,利尿,泄热,平肝,利胆。治肾炎水肿,脚气,黄疸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吐血衄血,鼻渊,乳汁不通。

    【加工采集】于玉米成熟时采收,摘取花柱,晒干。

    【药材鉴别】性状鉴别,本品常集结成疏松团簇,花柱线状或须状,完整者长至30mm,直径约0.5mm,淡绿色、黄绿色至棕红色,有光泽,略透明,柱头2裂,叉开,长至3mm,质柔软。以柔软、有光泽者为佳。

    显微鉴别,粉末特征:乳白色,气微味淡。①薄壁细胞长方形,长34-41μm,宽约14μm,壁略厚。②导管主为螺纹和环纹导管,直径为7-10μm,导管常伴有微黄色的薄壁纤维,直径7-10μm。

    化学成份

    目前,从玉米须分离及鉴定的化合物主要有黄酮及其苷类、甾醇、生物碱、糖类、有机酸、挥发油、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等。

    1.黄酮及其苷类

    黄酮及其苷类物质是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之一,研究发现,玉米须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多达2.1106%,而玉米叶中含量为1.1013%、玉米芯中含0.1662%、玉米粒仅含0.1411%,玉米须黄酮类物质的含量是玉米粒的15倍多。黄酮类物质的含量与产地、品种及采收时期等多因素有关,采收时间延迟,含量降低;萃取溶剂不同,得到黄酮成分有别,乙酸乙酯萃取的黄酮成分为木樨草素、芹菜素,而正丁醇萃取部分以黄酮碳苷为主。

    2.矿质元素

    玉米须中含钾(K)、钠(Na)、钙(Ca)、铁(F e )、铜(C u )、钴(C o )、镍(N i )、锌(Zn)、锰(Mn)、镁(Mg)、铬(Cr)等11种微量元素。其中K、Co、Zn、Cu、Fe含量较丰富,Ca、Na、Ni、Mg、Mn、Cr等也是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矿质元素不仅对人体内的细胞代谢、生物合成及生理生化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还参与人体内多种酶的结构与激活,构成体内重要的载体。其中,Fe、Cu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催化剂,并参与造血机能,其络合物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Ca除作为骨质的主要成分外,还能增加毛细血管壁的致密度,降低其通透性,减少渗出,具有抗炎消肿作用;人体摄入Mg减少时易患高血压和心律不齐;Mg、Cu、Zn、Mn的存在对脑血管病的防治有良好的作用;Cr是正常糖代谢及脂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Cr与糖尿病关系近年来研究较多。

    3.有机酸

    玉米须中含多种有机酸,其中甲酸、乙酸、乳酸、丁二酸、软脂酸、硬脂酸、山嵛酸、油酸和亚油酸的百分含量依次为4.26%、4.35%、4.21%、0.51%、31.16%、13.32%、9.41%、7.82%和17.31%。研究发现,玉米须含16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达13.3%,其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7种,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1/3。绿原酸是植物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苯丙素类物质,具有利胆、抗菌、降压、增高白血球及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多种药理作用。

    4.糖类

    玉米须中含多种单糖、低聚糖和多糖,如: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木糖、L-阿拉伯糖、鼠李糖和戊聚糖。

    5.挥发性成分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法,鉴定并确认了46种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以酯类为主,其中十六酸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9,12-十八碳二烯酸乙酯为主要成分,相对含量分别为30.28%、20.53%和9.60%。

    6.其他

    除以上化学成分外,玉米须还含有生物碱、肌醇、VC、VK、尿囊素等。

     

    功效与作用

    1.降血脂作用

    玉米须煎剂对高脂血症患者同样具有降血脂作用,从而起到保护心脑,降低缺血性心血管病( 包括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卒中) 的发病率。玉米须黄酮提取物对小鼠的脂质代谢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并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陈志谦用玉米须配合决乌汤治疗血脂异常病人65例表明,治疗后TC、LDL-C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的意义,其有效率达89.2%。

    2.利尿作用

    玉米须玉米须水煎剂5g/kg、10g/kg灌胃,能明显增加清醒家兔给药后第1、2小时的尿量,且高剂量组作用强,作用比呋塞米弱但持久。水提取物1,5mg/kg静脉注射,4min后家兔出现第1次利尿作用,13~15min后出现较强的第2次利尿作用。用氢氧化纳中和,再用膀胱膜透析,其利尿作用不变,说明其利尿成分不是所含无机盐。

    该品口服或皮下注射均有利尿作用。给药后,首先血中氯化物浓度增加,然后尿量和尿中氯化物含量增加,其利尿作用机制主要是肾外性的,与咖啡因合用有协同作用。玉米须8一l0g制成煎剂口服。对正常人有轻度利尿作用,但弱于猪苓和咖啡因。亦有报道临床亡经双旨对照研究显示,

    该品对人12h、24h尿量和尿钠排泄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3.降压作用

    玉米须水浸液、乙醇水浸液、乙醇浸液和煎剂,静注于麻醉犬、猫和兔都有降压作用。以其煎剂给麻醉犬静注(0.05~0.2g/kg)或灌目(2g/kg),使血压分别降低30%-73%和53%,历时2~5h和5~10h恢复。玉米须沸水透析液(1.37~22mg/kg)给正常麻醉犬静注时,产生剂量依赖性降压作用,15min起效,维持80min,同时伴明显心率降低。但也有报道上述同样剂量喂饲清醒犬3星期,未见降压作用;高血压大鼠腹腔注射玉米须有降压作用,而对正常大鼠则无作用。其降压机制主要是中枢性的,亦有认为主要是扩张末梢小血管的结果。玉米须能对抗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小剂量玉米须对心脏无影响,较大剂量时心跳高慢、减弱。玉米须有扩张外周血管并具有持久的降压作用,尤其对冷血动物的降压作用持续时间最长,当玉米须与决乌汤合用时,其降压作用大为增强,并且作用时间也有所延长。

    4.利胆作用

    玉米须有显著增加胆汁分泌和促进胆汁排泄的作用,能使胆汁内有机物和渣质减少,粘稠度、比重和胆红素含量降低。人口服玉米须制剂后15—30min出现胆囊反射性收缩,胆汁择出增加。此作用比镁盐慢,但较为持久,且不伴有肠蠕动增加和稀便。

    5.降血糖作用

    玉米须的发酵制剂对家兔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水煎剂7,5g/kg、15g/kg、30g/kg灌胃,连续7d,对四氧嘧啶所致的小鼠糖尿病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对葡萄糖、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高血糖也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但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但对正常小鼠血压无明显影响。提示玉米须可能有双肌类降糖药物的作用。

    6.其他作用

    玉米须水放剂15g/kg、30g/kg,灌胃7d,能明显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小鼠的血清胆固醇含量。玉米须含维生素K,对维生素K缺乏所致凝血功能障碍有治疗作用。

    7.毒性

    玉米须各种制剂几乎无毒,水煎剂灌胃,小鼠最大耐受量>171g/kg。水提取甲醇不溶部分(利尿成分)兔静注的致死量为250mg/kg,而其最适利尿剂量静注为1.5mg/kg,口服为6mg/kg,上述利尿剂量对心脏、呼吸、末梢血管及肠肌几无影响。

     

    药理作用

    ①利尿作用

    玉米须对人或家兔均有利尿作用,可增加氯化物排出量,但作用较弱。其水浸膏甲醇不溶部分经过透析者(甲)利尿作用最强,无论口服、皮下或静脉注射均有显著效果。利尿作用主要是肾外性的,对肾脏的作用很弱。

    ②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麻醉犬静脉注射煎剂有显著降压作用,但对慢性颈动脉皮桥狗,每日服药,连续3周,并无降压作用。甲在低浓度时对末梢血管有扩张作用。

    ③降低血糖作用

    玉米须的发酵制剂对家兔有非常显著的降低血糖作用。

    ④利胆、止血作用

    玉米须制剂能促进胆汁排泄,降低其粘度,减少其胆色素含量,因而可作为利胆药用于无并发症的慢性胆囊炎、胆汁排出障碍的胆管炎患者。它还能加速血液凝固过程,增加血中凝血酶元含量,提高血小板数,故可作为止血药兼利尿药应用于膀胱及尿路结石。

     

    临床应用

    1.现代用于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石症等。可大剂量单用,或与金钱草、茵陈、郁金等配用。

    2.现代用于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以及热淋,小便不利等。前者,可与冬瓜皮、赤小豆、马鞭草等同用;后者,可与车前草、连钱草等同用。

    3.用于鼻衄,齿龈出血,出血性紫癜等。可与生地、白茅根、黄芩等配伍。

    此外,还可用于消渴证(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可单用大剂量煎服。

    若用该品切成短丝,同当归尾粉混和,燃点吸烟,对慢性副鼻窦炎有一定疗效。

    相关论述

    ①《滇南本草》:"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怕冷发热,头痛体困。"

    ②《岭南采药录》:"和猪肉煎汤治糖尿病。又治小便淋沥砂石,苦痛不可忍,煎汤频服。"

    ③《现代实用中药》:"为利尿药,对肾脏病、浮肿性疾患、糖尿病等有效。又为胆囊炎、胆石、肝炎性黄疸等的有效药。"

    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能降低血压,利尿消肿。治鼻血、红崩。"

    ⑤《河北药材》:"治水肿性脚气。"

    ⑥《浙江民间草药》:"开胃,平肝,祛风。"

    ⑦《四川中药志》:"清血热,利小便。治黄疸,风热,出疹,吐血及红崩。"

    相关配伍

    1、治风疹块(俗称风丹)和热毒:玉米须烧灰,兑醪糟服。(《四川中药志》)

    2、治糖尿病:玉蜀黍须一两。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3、治原发性高血压病:玉米须、西瓜皮、香蕉。煎服。(《四川中药志》)

    4、治脑漏:玉蜀黍须晒干,装旱烟筒上吸之。(《浙江民间草药》)

    民间应用

    秋天,农民在收获玉米时,大多把玉米须扔掉,其实挺可惜的,殊不知它是治病良药。祖国医学认为,玉米须性味甘淡而平,入肝、肾、膀胱经,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的功能,主治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性胆囊炎、胆道结石和高血压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玉米须含大量硝酸钾、维生素K、谷固醇、豆固醇和一种挥发性生物碱。有利尿、降压、降血糖、止血、利胆等作用。故以该品为主药所组成之验方甚多,治病也非常广泛,兹举例如下:

    1.肝硬化:玉米须,冬瓜子,赤小豆,煎汤。

    2.高血压、头昏脑涨:玉米须50g,菊花10g,煎汤。此为1日剂量,分早、晚两次口服。

    3.眩晕:玉米须50g,煎汤代茶,每日1剂,分早、中、晚三次饮用。

    4.齿龈出血:玉米须50g,置保温瓶中,以沸水适量冲泡,盖闷10多分钟,1日内作数次饮完,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

    5.咳嗽:玉米须30g,陈皮9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口服。

    6.咯血:玉米须50g,冰糖50g,煎汤。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口服,5天为1个疗程。

    7.鼻衄、吐血:玉米须、香蕉皮各30g,山栀子9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口服,5天为1个疗程。

    8.特发性水肿:即找不到病因的水肿。玉米须50g,大枣5枚,以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可连饮服1个月。

    9、黄疸(黄疸性肝炎):玉米须30g,茵陈蒿20g,煎汤。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口服,7天为1个疗程。

    10.胆囊炎:玉米须30g,茵陈蒿20g、蒲公英10g,煎汤。此为1日剂量,分早、晚两次口服,5天为1个疗程。

    11.糖尿病口渴、多饮、多尿:玉米须50g,新鲜蕹菜150g,以清水适量煎汤去渣取汁。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内服。

    12.肾炎水肿尿少:玉米须50g,黄精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13.膀胱炎、小便黄赤:玉米须50g,车前子(各包)9g,甘草6g,煎汤。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口服,5天为1个疗程。

    14.尿少、尿频、尿急、尿道灼热疼痛:玉米须、玉米芯各50g,水煎去渣代茶饮。每日1剂,分早、中、晚三次饮用。

    15.尿血:玉米须50g,白茅根18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5天为1个疗程。

    16.产后腹痛:玉米须50g,水浸20分钟,后水煎取汁。此为1日剂量,分早、晚两次口服。服时可每次加入红糖20g。治妇女产后小腹挛痛,服后痛止,且乳汁增多。(摘自中国中医药报2006-9-15)

     

    常用选方

    中医认为,玉米须味甘性平,有利尿消肿、降血压、止血、利胆等作用,可治疗多种疾病。

    1、玉米须治急性肾炎:玉米须60g,西瓜皮30g,蝼蛄7个,生地黄15g,肉桂1.5g。水煎服,隔日1剂,连服4~5剂,症状消退后,服济生肾气丸,每日2次,每日6~9g。(《全国中草药汇编》)

    2、玉米须预防习惯性流产:在怀孕以后,每日取1个玉米的玉米须煎汤代饮,至上次流产的怀孕月份,加倍用量,服至足月时为止。(《全国中草药汇编》)

    3、玉米须治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玉米须30~60g,冬瓜子15g,赤豆30g。水煎服,每日1剂,15剂为1疗程。(《食物中药与便方》)

    4、玉米须治慢性副鼻窦炎:玉米须晒干、切丝,与当归尾干粉混合,入烟斗燃点吸烟,每日5~7次,每次1~2烟斗。(《全国中草药汇编》)

    5、玉米须治尿道感染:玉米须15g,金钱草45g,萆薢30g。水煎服。(《湖北中草药志》)

    6、玉米须治糖尿病

    方一:玉米须30g,黄芪30g,山药30g,木根皮12g,天花粉15g,麦冬15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

    方二:玉米须60g,薏苡、绿豆各30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7、玉米须治肾脏炎、初期肾结石:玉蜀黍须,分量不拘,煎浓汤,频服。(《贵阳市秘方验方》)

    8、玉米须治胆石症(肝胆管及总胆管泥沙状结石,或胆道较小的结石在静止期者):玉米须、芦根各30g,茵陈15g。水煎服,每日1剂。(《全国中草药汇编》)

    9、玉米须治尿血:玉米须30g,荠菜花15g,白茅根18g。水煎去渣,1日2次分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10、玉米须治急慢性肝炎:玉米须、太子参各30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眼。有黄疸者加茵陈同煮服;慢性者加锦鸡儿根(或虎杖根)30g同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11、玉米须治高血压,伴鼻衄、吐血:玉米须、香蕉皮各30g,黄栀子9g。水煎冷却后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12、玉米须橘皮治咳嗽:玉米须、橘皮各适量。共加水煎,日服2次;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痰多。

    13、玉米须治糖尿病:取玉米须30克,猪胰200克,水煎,食猪胰,喝汤,每天1剂。

    14、玉米须治齿龈出血:玉米须50g,置保温瓶中,以沸水适量冲泡,盖闷10多分钟,1日内作数次饮完,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

    15、玉米须治慢性前列腺炎: 取玉米须6克,马齿苋1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每天2剂。

    16、玉米须治眩晕:玉米须50g,煎汤代茶,每日1剂,分早、中、晚三次饮用。

    17、玉米须治急性膀胱炎: 取玉米须50克,车前草20克,甘草6克,水煎取汁温服,每天2剂。

    18、玉米须治高血压、头昏脑涨:玉米须50g,菊花10g,煎汤。此为1日剂量,分早、晚两次口服。

    19、玉米须治肾炎水肿: 取玉米须30克,车前草30克,水煎,取汁代茶饮,每日1剂。

    20、玉米须治特发性水肿: 取玉米须50克,大枣5枚,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天1剂,连服1个月。

    21、玉米须治妊娠水肿: 玉米须30克,冬瓜皮60克,加水1000毫升,煎取300毫升,分2次服,连服5天。

    1.治急性肾炎:玉米须60g,西瓜皮30g,蝼蛄7个,生地黄15g,肉桂1.5g。水煎服,隔日1剂,连服4~5剂,症状消退后,服济生肾气丸,每日2次,每日6~9g。(《全国中草药汇编》)

    2.治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玉米须30~60g,冬瓜子15g,赤豆30g。水煎服,每日1剂,15剂为1疗程。(《食物中药与便方》)

    3.治尿路感染:玉米须15g,金钱草45g,萆薢30g。水煎服。(《湖北中草药志》)

    4.治肾炎、初期肾结石:玉蜀黍须,分量不拘,煎浓汤,频服。(《贵阳市秘方验方》)

    5.治尿血:玉米须30g,荠菜花15g,白茅根18g。水煎去渣,1日2次分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6.治高血压,伴鼻衄、吐血:玉米须、香蕉皮各30g,黄栀子9g。水煎冷却后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7.治急慢性肝炎:玉米须、太子参各30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眼。有黄疸者加茵陈同煮服;慢性者加锦鸡儿根(或虎杖根)30g同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8.治胆石症(肝胆管及总胆管泥沙状结石,或胆道较小的结石在静止期者):玉米须、芦根各30g,茵陈15g。水煎服,每日1剂。(《全国中草药汇编》)

    9.治糖尿病

    ①玉米须60g,薏苡、绿豆各30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②玉米须30g,黄芪30g,山药30g,木根皮12g,天花粉15g,麦冬15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

    10.治慢性副鼻窦炎:玉米须晒干、切丝,与当归尾干粉混合,入烟斗燃点吸烟,每日5~7次,每次1~2烟斗。(《全国中草药汇编》)

    11.预防习惯性流产:在怀孕以后,每日取1个玉米的玉米须煎汤代饮,至上次流产的怀孕月份,加倍用量,服至足月时为止。(《全国中草药汇编》)

    12.治糖尿病: 取玉米须30克,猪胰200克,水煎,食猪胰,喝汤,每天1剂。

    13.治慢性前列腺炎: 取玉米须6克,马齿苋1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每天2剂。

    14、治急性膀胱炎: 取玉米须50克,车前草20克,甘草6克,水煎取汁温服,每天2剂。

    15.治肾炎水肿: 取玉米须30克,车前草30克,水煎,取汁代茶饮,每日1剂。

    16.治妊娠水肿: 玉米须30克,冬瓜皮60克,加水1000毫升,煎取300毫升,分2次服,连服5天。

    17.治特发性水肿: 取玉米须50克,大枣5枚,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天1剂,连服1个月。

    18.高血压、头昏脑涨:玉米须50g,菊花10g,煎汤。此为1日剂量,分早、晚两次口服。

    19.眩晕:玉米须50g,煎汤代茶,每日1剂,分早、中、晚三次饮用。

    20.齿龈出血:玉米须50g,置保温瓶中,以沸水适量冲泡,盖闷10多分钟,1日内作数次饮完,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

    21.玉米须橘皮治咳嗽:玉米须、橘皮各适量。共加水煎,日服2次;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痰多。

    22.治疗慢性肾炎

    取干燥玉米须50克,加温水600毫升,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约得300~400毫升药液,过滤后内服,每日1次或分次服完。治疗慢性血管球性肾炎9例,经10个多月观察,其中3例获得痊愈,2例进步,其余4例疗效不明显。玉米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利尿,肾功能改善,浮肿消退或减轻,尿蛋白消失或减低等方面。部分病例连续服用6个月未见毒性副作用。

    23.治疗肾病综合征

    每次用干玉米须60克,洗净煎服。每日早晚两次。同时服氯化钾1克,每日3次。临床治疗12例,其中10例伴有严重的周身性水肿,或有胸水及腹水,2例水肿较轻;治疗3个月后,9例水肿完全消退,2例大部消退。最快1例于服药后15天水肿全消。一般于服药3天即开始有利尿现象,同时尿蛋白、非蛋白氮,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少数病例血浆蛋白有所升高,部分病例的酚红试验及血压转为正常。

    24.治疗急性溶血性贫血并发血红蛋白尿

    曾治疗2例食用野生植物招鸟棒中毒引起的本病,即以玉米须1~2两煎剂内服,2例分别于服用4小时及6小时后,尿量增加,肉眼已看不到酱油样的血尿;以后黄疸减退或消失。治疗过程中均曾同时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维生素C及输血。据观察,玉米须不但能利尿,可能具有抗溶血、抗过敏及解毒等作用。

    文献论述

    1.《注解伤寒论》:重可去怯,余粮之重以镇固。

    2.《本草纲目》:禹余粮,手、足阳明血分重剂也。其性涩,故主下焦前后诸病。李知先诗曰,下焦有病人难会,须用余粮赤石脂。《抱朴子》云,禹余粮丸日再服,三日后令人多气力。

    3.《本草汇言》:禹余粮,养肺金,固大肠之药也。凡属水土不和,清浊混乱诸疾,用之奏效。

    4.《长沙药解》:禹余粮止小便之痛涩,收大肠之滑泄。《伤寒》禹余粮丸,治汗家重发汗,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痛者,以发汗太多,阳亡神败,湿动木郁,水道不利,便后滞气梗涩,尿孔作痛,禹余粮甘寒收涩,秘精敛神,心火归根,坎阳续复,则乙木发达,滞开而痛止矣。赤石脂禹余粮汤用之治大肠滑脱,利在下焦者,以其收湿而敛肠也。

    5.《本草求真》:禹余粮功与石脂相同,而禹余粮之质,重于石脂,石脂之温,过于余粮,不可不辨。

    6.《吴普本草》:太一禹余粮,生太山。上有甲,甲中有白,白中有黄,如鸡子黄色。九月采,或无时。

    7.《雷公炮炙论》:凡使禹余粮,勿用石中黄并卵石黄,此二名石真似禹余粮也。其石中黄向里赤黑黄,味淡微跙;卵石黄味酸,个个如卵,内有子一块,不堪用也。若误饵之,令人肠干。太一禹余粮,看即如石,轻敲便碎,可如粉也,兼重重如叶子雌黄。

    8.陶弘景:禹余粮,今多出东阳。形如鹅鸭卵,外有壳重叠,中有黄细末,如蒲黄,无砂者为佳。今人惟总呼为太一禹余粮,自专是禹余粮尔,无复识太一者。然疗体亦相似,四镇丸亦总名太一禹余粮。

    9.《唐本草》:太一余粮及禹余粮,一物而以精粗为名尔。其壳如瓷,方圆不定,初在壳中未凝结者,犹是黄水,名石中黄子;久凝乃有数色,或青或白,或赤或黄,年多变赤,因赤渐紫,自赤及紫,俱名太一,其诸色通谓余粮。今太山不见采得者,会稽、王屋,泽、潞州诸山皆有之。

    10.《纲目》:《别录》言禹余粮生东海池泽及山岛,太一余粮生太山山谷,石中黄出余粮处有之,乃壳中未成余粮黄浊水也。据此则三者一物也。生于池泽者为禹余粮,生于山谷者为太一余粮,其中水黄浊者为石中黄水,其凝结如粉者为余粮,凝干如石者为石中黄。其说本明,而注者臆度,反致义晦。晋、宋以来,不分山谷池泽所产,故通称为太一禹余粮,而苏恭复以紫赤色者为太一,诸色为禹余粮,皆由末加详究本文也。寇宗奭及医方乃用石壳为禹余粮,殊不察未成余粮黄浊水之文也,其壳粗顽不入药。《庚辛玉册》云:太一禹余粮阴石也,所在有之,片片层叠,深紫色,中有黄土,名曰石黄,其性最热,冬月有余粮处,其雪先消。《云林石谱》云,鼎州祈阁山出石,石中有黄土,目之为太一余粮,色紫黑,礧块大小圆扁,外多粘缀碎石,涤去黄土,即空虚,可贮水为砚。《丹房鉴源》云,五色余粮及石中黄,皆可干末出金色。

    11.《纲目的矿物史料》:禹余粮是黄或紫色粉末,产生在鹅、鸭卵形的甲壳中,这一甲壳是重重甲错的。和太一余粮的差别,只是一生池泽中,一生在山谷中。就这种形状看来,乃是黄粉末状褐铁矿。这种粉末在褐铁矿的结核中常常看到。笔者曾在山西大同口泉镇的侏罗纪煤系中见到很多。大小不等,打开时层层脱落,层与层间都有黄色或紫色粉末。和上述的形状产况,完全一样,是褐铁矿的天然粉末。就《本草》上的药理性质来讲,也和代赭石很相近,应该算是一类矿物,都是氧化高铁。褐铁矿本身性质是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可以产生在平地土中,可以产生在池泽中,也可以产生在地层中。这就是苏颂所说的:'图上者全是山石之形,都不作卵状。'图乃是画的产地形状,没有把卵在地层内的形状画出来。

    12.《岭南采药录》:“玉米须和猪肉煎汤治糖尿病,又治小便淋沥砂石,苦痛不可忍,煎汤频服。”

    13.《现代实用中药》:“玉米须为利尿药,对肾脏病、浮肿性疾病、糖尿病等有效。又为胆囊炎、胆石症、肝炎性黄疸等的有效药。” 

     

    参考文献

    《纲目》:楼氏医家系世传,博学全善辑

    《本草汇言》:倪朱漠编。公元1624年

    《本草求真》:清。黄宫绣撰。刊于1769年

    《吴普本草》:魏。吴普撰

    《雷公炮炙论》:清末。张骥辑

    《唐本草》:唐高宗显庆

    《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已注

    《重庆草药》:重庆市卫生局编

    《贵州民间方药集》:杨济秋、杨济中著1958年

    《本草再新》:叶天士著1919年

    《广西中药志》:广西僮族自治区卫生厅编辑1963年

    《别录》:西汉。刘向撰

    《药性论》:磐如玉书坊

    《开宝本草》:刘翰、马志等编著

    《本草正义》:张山雷编著公元1920年

    《本草新编》:清。陈士铎著

    《经验良方》:清。姚俊辑

    历史考证

    玉米须玉蜀黍原产美洲。明代始传入中国,入药始载于《滇南本草图说》。《纲目》云:“玉蜀黍种出西土,种者亦罕。其苗叶俱似蜀黍而肥矮,亦似薏苡。苗高三四尺。六、七月开花,成穗,如秕麦状。苗心别出一苞,如棕鱼形,苞上出白须垂垂。久则苞拆子出,颗颗攒簇。子亦大如棕子,黄白色。可炸炒食之。炒拆白花,如炒拆糯谷之状。”《植物名实图考》也云:“玉蜀黍,《纲目》始入谷部,川、陕、两湖,凡山田皆种之。俗呼包谷。山农之粮,视其丰歉,酿酒磨粉,用均米麦;瓤煮以饲豕,秆杆干以供炊,无弃物。”所叙所绘皆此种。

    玉米须茶

    【配方】玉米须50克。

    【用法】将玉米须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取汁饮用。

    【功效】泄热通淋,平肝利胆。

    【主治】胆结石,胆囊炎,糖尿病。

    夏季吃玉米,大家都爱光煮玉米,把玉米须扔掉。专家指出,这其实是浪费。在中药里,玉米须又称“龙须”,性平,有广泛的预防保健用途。把留着须的玉米放进锅内煮,熟后把汤水倒出,就是“龙须茶”。“龙须茶”口感不错,喝下去甜丝丝的,又经济实惠,可以做全家的保健茶。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病人喝了,可以降血脂、血压、血糖。夏季暑气重,龙须茶有凉血、泻热的功效,可去体内的湿热之气。它还能利水、消肿。在妇科方面,它可用于预防习惯性流产、妊娠肿胀、乳汁不通等症。中医认为玉米须,甘平,能利水消肿,泄热,平肝利胆,还能抗过敏,治疗肾炎、水肿、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鼻窦炎、乳腺炎等。玉米须对人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其利尿作用是肾外性的,所以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都有一定的疗效,它虽然可以用于治疗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但作用不是太强。玉米须对末梢血管有扩张作用,所以有较弱的降压作用。玉米须能促进胆汁排泄,所以可作为利胆药用于没有并发症的慢性胆囊炎或胆汁排出障碍的胆管炎。和退黄的茵陈配合,还可以治疗肝炎导致的黄疸。

    因为玉米须能加速血液凝固过程,提高血小板数目,能够抗溶血,所以可以作为止血药兼利尿药,应用于膀胱及尿路结石,还可以用于急性溶血性贫血。因为它有抗过敏作用,所以也可以用于治疗荨麻疹和哮喘等。玉米须的解毒功能可以用来治疗乳腺炎等。另外,玉米须还有开胃作用. 炎热的夏天,能喝杯玉米须茶有相当不错的保健作用。 

    美食做法

    玉米须猪排骨瘦身汤

    材料:玉米须60克,鲜猪排骨150克。

    1、先将玉米须用清水洗净,去除杂物,泥沙。

    2、将鲜猪排骨用清水洗去血污,用刀剁成小块,备用。

    3、把全部汤料准备就绪后,将全部汤料同放入沙锅内,加进适量清水,用中火煮汤。汤中猪排骨可当作菜肴食用。去除汤中玉米须残渣,余下汤水可在平时当饮料饮用,也可在一日三餐中饮用。

    注意事项:

    1、汤中玉米须利尿力较强,若高血压病患者,小便频多时,宜注意饮用。

    2、本汤药材的用量是一个成年人的用量。专家叮咛:玉米须在玉米收获季节,可用新鲜玉米须则效果更好。鲜玉米须用量应加一倍(即120克)。 

     

    玉米须龟

    主料:甲鱼120克,玉米须600克

    1.将龟放入盆中,倒入热水,使其排尽尿,洗净,剁去头、足,除去内脏备用。

    2.将龟肉与玉米须一起放入瓦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开,再用文火慢炖至熟透即可。

    用法:吃龟内,饮汤。

    小诀窍健康提示:

    1.滋阴补肾,生津降压。

    2.适用于肾阴亏损的糖尿病、高血压等症。

    血压病调理药膳

    食物相克:

    甲鱼:甲鱼不宜与桃子、苋莱、鸡蛋、猪肉、兔肉、薄荷、芹菜、鸭蛋、鸭肉、芥末、鸡肉、黄鳝、蟹一同食用。

    玉米须蚌肉汤

    材料

    主料:河蚌120克, 

    辅料:玉米须45克,茵陈蒿30克, 

    调料:盐3克,味精1克

    做法

    1.将玉米须,绵茵陈(茵陈蒿)洗净; 

    2.取鲜河蚌用开水略煮沸,去壳取肉; 

    3.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一小时,调味即可。

    小诀窍

    健康提示:清热利湿;急性胆囊炎,胆道感染,胆结石,黄疸型肝炎属湿热者,症见右胁疼痛,痛连肩背,恶心呕吐,吐出黄涎,口苦咽干,面目黄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滑数;使用蚌前,宜用清水养1天,并勤换水,合蚌内污泥排尽,方可入药。

    玉米须饮

    材料:玉米须,清水,冰糖。

    做法:

    1、玉米须拿回来后剪掉老干的部分,用清水洗一下;

    2、煲中注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5分钟左右;

    3、下冰糖,煮至糖化后即可关火,放凉滤渣饮用。

    玉米须木耳甜汤

    材料:玉米须,白木耳,红枣。

    做法:

    1、红枣浸泡涨后洗净,白木耳浸发洗后,去蒂摘小朵;

    2、玉米须用清水漂洗净,锅里清水煮开,放入白木耳、玉米须、红枣大火煮开,小火煮至熟透;

    3、放入冰糖搅匀,过滤即可食用。

    玉米须冬瓜皮水

    材料:冬瓜皮20-30g,玉米须20-30g。

    做法:

    冬瓜皮和玉米须洗净;放入锅里,添加清水,添加清水,大火煮开后小火熬20-30分钟即可食用。

    文章来源:药用植物大全,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88888155

    石家庄老年公寓 石家庄老年公寓_石家庄仁爱_石家庄养老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8 石家庄仁爱老年公寓
    公寓地址:石家庄市桥西区四维小学对面 河北仁爱医养服务集团
    服务热线:0311-88888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