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老年公寓
服务热线:0311-88888155
主页 关于我们 仁爱相册 新闻动态 答疑解惑 收费标准 招聘信息 入院流程 联系我们
夕阳红相册
  • 环境实景
  • 老有所乐
  • 联系我们
    地址:石家庄市桥西区四维小学对面 河北仁爱医养服务集团
    乘车:石家庄市桥西区四维小学对面河北仁爱医养服务集团
    电话:0311-88888155
    邮箱:452656386@qq.com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23岁!福建最长寿老人辞世!研究发现: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近日,福建一位123岁的长寿老人辞世,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老人的一生留下了传奇般的长寿故事,激发了众人的好奇心,很想知道老人的长寿秘诀。

    实际上,长寿并非偶然事件,通常与一系列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息息相关。


    老人常说:

    没有过不去的坎,

    能吃能喝能睡便是福

    据闽南日报报道,1月1日福建最年长的老人林蛇母在家中去世。林蛇母生于1902年6月18日,享年123岁。

    2023年,闽南日报记者曾前往林蛇母家中采访探寻她的长寿之道。年纪大了,林蛇母的视力渐渐模糊直至失明。几年前,她外出不慎摔倒,双腿留下旧患,行走不便,大部分时间只能卧床。
    然而,老人身体的其他机能尚完好,吃饭、穿衣、上厕所可以独立完成。
    知足常乐:常说“没有过不去的坎”
    当时77岁的黄春风是老人的小儿子,在黄春风的印象里,母亲知足常乐,脾气很好,不曾跟谁吵过架。
    “她生活过得艰辛,但她几乎未曾对生活有过抱怨。遭遇变故或生离死别,她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但很快她就能走出阴霾。用她的话说,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黄春风说。
    顺其自然:能吃能喝能睡便是福
    “母亲很少生病,从未住过医院。现在一顿饭还能吃下一碗稀饭,消化功能和食欲都好。”黄春风说,每天晨起时,都会沏上一壶茶,备几块糕点,送到老人房间。老人的三餐以易消化的稀饭为主,也会吃包子和水饺。
    不到10分钟,林蛇母已将碗里的7个水饺清空,直呼“不够”,要再来几个。“能吃能喝是老人家的福气,但我们会在满足她口福的同时对数量进行控制,以防过量造成肠胃负担。”黄春风说。
    老人喜欢聊天,对抛来的问题大都能清晰回应。当问及长寿秘诀时,老人一时语塞,然后笑着回答“不知道”。一旁的黄春风帮母亲作答:“她时常念叨,能吃能喝能睡便是福。”
    在儿子看来,母亲平平淡淡地过日子,不争、不气、不强求,为人处世顺其自然,这也许是她如此高寿的“内因”。

    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8个特点

    2020年《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遗传因素对过早死亡的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大约只占30%。比起遗传因素,社会、环境、行为和生活方式等才是影响死亡的重要因素。
    在生活中,拥有以下这些特征的人,往往更容易长寿。
    1. 胃口较好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杜昌旺2022年在人民日报健康号视频中表示,随着人年龄增加,代谢消化能力下降,肠胃功能也会不如以前。
    如果超过60岁之后对食物的摄取量和之前没有很大的差别,那说明肠胃各方面功能运转较为健康。只有肠胃健康,才能让身体有机会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
    2. 腿脚灵活
    腿脚灵活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表现,腿脚灵活说明这个人的关节、肌肉能力都比较健康,每天进行活动行走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从而让抵抗力得到增强,不容易患有其他疾病。
    3. 肺活量好
    肺活量比较好,说明呼吸系统比较健康,我们的生命质量就在于一呼一吸,肺活量比较好的人群,身体的状态和感觉会更加年轻,在走路的时候也不会出现上气不接下气的情况。
    坚持运动,如游泳、慢跑、骑车、爬山等,对肺活量保持很重要。
    4. 睡眠较好
    很多人上了年纪的人,睡眠质量变差,睡眠时间也开始减少,这样的情况会影响白天的状态感。
    如果超过60岁之后,睡眠状态以及睡眠时间都能够得到保障,那么这个人的身体一定会很棒,相比较同龄阶段的人群会更显年轻,往往更容易长寿。
    5. 体重适中
    我们常说能把体重维持在稳定范围内,更健康。但在长寿这件事上,随着年纪增大,体重微增的人似乎更占便宜。
    2020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一项研究发现,与成年后保持正常体重的人相比,31岁时在体重正常范围内并逐渐增重的人死亡风险最低。
    研究发现:拥有健康体重指数(BMI)且逐渐增重,但从未达到肥胖程度的人,寿命最长。这些成年人甚至比那些终生保持正常体重指数的人活得更长。当然,在成年后就已经肥胖,但还继续增加体重的人,死亡率最高。
    6. 手上有劲
    握力是成年人健康指标之一。握力不足,表示上半身血管功能下降,血管弹性不好,容易得高血压,也反映了心脏功能下降。另外,握力不足还标志着人体的松扩力量不足,对肺不利
    握力好的老人,也证明本身的肌肉水平良好。在日常生活行动中,也更灵活。
    练握力,中青年人可以通过哑铃、握力器等进行锻炼;老年人可在家就地取材,使用矿泉水瓶代替哑铃、用拧毛巾、健身球等,都可提高握力。注意用力时不要憋气。

    7. 别太闲着
    即使是上了年纪,也别太闲着。北京协和医院保健医疗部医师谢海雁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中表示,老年人可结合兴趣和特长,选择一些文体活动,比如棋牌、扑克、麻将、绘画、读报、球类、听音乐或唱歌、吹奏乐器、朗诵等,训练语言能力、调节情绪,增强自信心及耐心的同时,有利于增加社交技能。
    一些户外的体育锻炼也必不可少。步行、室内小步跑、走鹅卵石路、跳舞、太极拳、乒乓球和康乐球运动、广播体操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可增强体力,防止肌肉萎缩,改善关节功能。
    8. 心态乐观
    养生养的就是一个心态。俗话说:情绪不好,所有养生都是徒劳。很多疾病与各种不良精神因素的刺激有关,它影响机体生化代谢,使免疫功能降低。
    心态好的人更长寿。2019年一项刊发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研究发现,乐观的人更有可能活得久,并实现超长寿命,可达85岁或以上。其中,乐观组比不乐观组的寿命长约10%。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石家庄老年公寓 石家庄老年公寓_石家庄仁爱_石家庄养老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8 石家庄仁爱老年公寓
    公寓地址:石家庄市桥西区四维小学对面 河北仁爱医养服务集团
    服务热线:0311-88888155